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内蒙古巴彦淖尔军分区紧盯问题补短板

抗洪抢险给出的应急力量建设清单


■苑 杰 韩鹏伟

“我们能快速吸取经验教训,当灾情再次来临,我们经受住了考验,这一点值得肯定……”9月中旬,内蒙古巴彦淖尔军分区领导班子再一次总结抗洪抢险经验,军分区司令员张立华欣慰地说。此时,距离该市抗洪抢险总结会才过去1个月,能有这样的好成绩,要从他们紧盯问题补短板说起。

“救生衣数量与救援人数相当,但留给受灾群众的‘余额’明显不足;橡皮艇在处置城市内涝时能派上用场,在滚滚山洪中却难自保;智能手机联络看似十分便捷,但一来到偏僻山区就成了摆设……”8月中旬,军分区政委史雅杰在全市抗洪抢险总结会上,将此前抗洪抢险中暴露的问题一一指明、直达痛点。

会后,军分区迅速补充救生衣、新型冲锋舟等装备物资;协调移动通信公司对通信设施进行加固抢修,为信号较弱的山区新增了设备……紧接着,一场以问题为导向的民兵应急应战力量建设演练在河套地区拉开帷幕。军分区指导各人武部按专业将应急力量进行重新编组,区分驾驶组、救援组、通信组和医疗组;为达到实演实训效果,将演习地域开设在水流最湍急、情况最复杂的黄河河道。河面上,驾驶组、救援组搭档营救被困群众,医疗组迅速对伤员进行分类救治;通信组架起通信天线,保障实时接受指挥中心的消息。

9月初,暴雨再次袭击了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德岭山镇多处堤坝受损,部分村庄进水,水深超过1米,数百名群众被困,情况万分危急。接到救援命令后,人武部迅速集结一支60余人的民兵应急分队,1小时内就携带救援装备赶到50多公里外的受灾现场。民兵们连续奋战20多个小时,紧急加固危险堤坝150米,转移安置300余人,展现出灵活快速的应急能力和顽强勇敢的战斗作风。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