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大力加强干部思想教育,引导和促进广大干部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增强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作为革命军人,就应该按照《通知》精神,时时塑造自己。
把“听党指挥”铸牢在灵魂里。军队服从谁的领导,枪杆子听谁指挥,这是军队建设最重大、最核心的问题。作为兵员构成主体的“80后”“90后”官兵,虽然见证了改革开放的辉煌,但没有承受过革命战争的艰苦,对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历史必然性、科学真理性和极端重要性缺乏深切体验。因此,新时代革命军人要始终把听党指挥作为最高政治要求和首要政治任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为杂音所惑、不为风浪所动,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把“能打胜仗”扛实在肩头上。由于长期相对和平的环境,少数官兵产生松懈麻痹思想,出现了一些训风不正、演风不实的现象。军人生来为战胜,只有打仗和准备打仗两种状态,消极备战者,最终将会受到战争的惩罚。纵观历史,唐朝进入开元盛世后,由于上下沉迷享乐、军备松弛,致使王朝盛景在安史之乱中烟消云散;号称“亚洲第一”的清朝水师,因虚备假练,导致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灭。因此,作为革命军人,要把“能打胜仗”的使命扛实在肩上,时刻瞪大警惕的眼睛,保持脑子里永远有敌人,手头上永远忙练兵,分秒必争磨快手中刀枪,确保一声令下,能够上得去、打得赢。
把不怕牺牲的基因融入血液。“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之时,则忘其亲;击鼓之时,则忘其身。”将士有血性,战场才有胜算。古往今来,敢于亮剑、视死如归的军队方能塑造常胜之师;缺乏血性、临阵怯战的军队必然要吃败仗。毛主席关于抗美援朝战争有这样一句名言:美军是“钢”多气“少”,我军则是“钢”少“气”多。这里的“气”就是军人的血性,就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气实则斗,气夺则走。”当前,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我们仍然要注重强化官兵的战斗精神培育,按照习主席的要求,把“不怕死”的红色基因融入自己的血液里,贯穿到日常的教育、训练、管理中,打赢每一场“战斗”。
把“为人民服务”镌刻在行动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我军的唯一宗旨,也是人民军队性质的体现。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受多元文化影响,个别官兵思想道德出现偏差,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讲究利益驱动,为人民服务与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规律不相符;还有少数人甚至以权谋私,贪图小利,不谋事而谋人,丧失了革命军人应有的道德品质。作为“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一定要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每一天开始,从每一件事做起,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地生根,结出丰硕的果实,树立我军正义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