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这里能寻到我们的初心”

——山西省宁武县国防教育报告会侧记


■翟平国

老兵如歌,仔细聆听,总有那么一段旋律,动人心弦。

近日,一场“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基因”国防教育报告会,在山西省宁武县体育馆拉开序幕。报告会的主讲人是某师5名老兵,他们登台讲述了参加阳方口国防工程施工的故事,感动了近千名青年学生、应征青年、家属代表和宁武县县直机关干部职工。

上世纪70年代末,战功卓著的原陆军某师数千名官兵,驻扎宁武县阳方口一带进行国防工程建设。施工中,该师受伤人数超过500人,最后无一人要求特殊待遇,绝大多数人员选择转业或复员回乡,他们把军人的奉献精神镌刻在了阳方口的青山绿水之中。

“住牛棚羊圈、吃限量口粮……”40载春秋过去,报告会成员对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依然记忆犹新。原某团七连副指导员封润德讲到,连队官兵在宁武施工4年间,战顽石、斗严寒,无一人退缩;原某团九连政治指导员刘爱民,年事已高,却一直挺直腰板站着作报告,激情讲述他和战友在天寒地冻中边修建住房边施工的奋斗场景……

报告团成员中有戎马一生的老将军,有转业地方任职的党政机关领导,也有投身商海打拼的知名企业家,他们为什么对那段岁月记得如此深刻?原某师组织科副科长范凌说:“一朝为兵,终身是兵。阳方口是我们战斗过的地方,在这里能寻到我们的初心。”

聆听老前辈的英雄事迹,在场人员感慨颇深。宁武县人武部政委张申良说:“赓续好红色基因,传承好优良传统,干事就会有定盘星,前行就会有指南针。要把阳方口战斗精神铭刻于心,做阳方口战斗精神的传人。”

报告会结束后,报告团成员去到当年施工战斗的国防工程一线参观,并看望了当年一起战斗和生活过的老乡。看到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楼高了、路宽了、山绿了、水清了,老兵们十分欣慰。他们说:“当年的苦换来了百姓今日的甜,一切都值了。”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