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连环计”是一个给敌人甩包袱或制造麻烦,使其自相钳制,失去行动自由,进而寻机破敌的计策。在《三十六计》中,该计原文为:“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意指敌人力量强大,不能与之硬拼,应该运用谋略使他们相互钳制掣肘,以此削弱对手,剥夺其优势。将帅巧用谋略,克敌制胜如有神助。
古代战例
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的谋士庞统诈降曹营,怂恿曹操将全部战舰用铁索连结起来,表面上是为帮助曹军克服不善水战的弱点,实际上是让其战舰无法分散逃脱,成为孙刘联军火攻的靶子。从庞统献计巧锁战船,到周瑜派黄盖诈降,继而一把火烧出“天下三分”的鼎立之局,环环相扣,是“连环计”的经典运用。
宋朝名将毕再遇率部与金军遭遇,毕再遇先采取流动游击战法,忽进忽退,调动和消耗敌人。等到夜幕降临,毕再遇料定金军已人困马乏,就把事先拌香料煮好的黑豆撒在阵地上,再次前出挑战,没几回合便诈败后退,金军乘胜追击,跑到宋军布置好的阵地上,早已饿极的金军战马闻到豆香,只顾埋头争食,无论金军如何抽打都不肯前进,毕再遇抓住战机回师反击,大获全胜,而这也是“撒豆止骥”典故的由来。
现代战例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后,战败的阿拉伯诸国利用“石油武器”造成油价暴涨,以威胁美国,遏制以色列。为打破被动,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决定亲自出马,打着调解中东争端的旗号,接连访问中东多国,试图分化阿拉伯国家。经过整整一年的奔波,基辛格于1975年9月2日促成以色列和埃及签订“西奈协议”。这个临时性和平协议究竟有多大效力暂且不说,但只此一招就分裂了原本一致对外的阿拉伯世界,阿拉伯诸国此后使用“石油武器”时不再像从前一样步调一致。埃及因这个协定于己有利,又得到沙特阿拉伯的支持,欣然签字。叙利亚、利比亚、伊拉克和巴解组织则全力反对。作为阿拉伯世界领袖的埃及自此失去了领导地位。另外,由于苏联自始至终不同意这个协定,苏埃友好关系也宣告结束。埃及总统萨达特在协议签署后,发表声明猛烈抨击苏联。基辛格的“连环计”,一举多得,改善了美国在中东的战略态势。
计谋分析
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联系中隐含变化和机遇。“连环计”就是根据或促进变化,把握和创造机遇。通常情况下,“连环计”意在诱敌“自累”,以“累”促变,而后图之。筹划时,应当一计累敌,另一计攻敌,两计并用,前计为后计运用基础,后计为前计扩张战果,紧密衔接,相互配合,方能取胜。如庞统的“连环计”,先欺骗曹操自锁战船,再遣黄盖诈降放火,就构成一套完整的谋略。
行动自由,是军队的命脉,“连环计”应重视钳制敌行动自由,扩大我方行动自由。恩格斯说:“你可能被迫退却,你可能被击败,但只要你能够左右敌人的行动,而不是听任敌人摆布,你就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占有优势。”主动与被动是反映军事活动中是否拥有行动自由权的一对重要概念。力争主动,力避被动,是取得军事斗争胜利的重要条件,也是对军事活动的基本要求。“连环计”的用法很多,但根本目的都是从决定战争胜负的诸要素中,抓住敌关键性弱点,施谋用计,钳制敌行动自由,进而掌握主动。毕再遇抗金,没有与强敌死打硬拼,而是千方百计调动和疲敝对手,巧妙诱敌入彀,限制金军骑兵机动性,自然创造出破敌战机。
通过示利于敌,让对手在不知不觉中背上包袱,也是“连环计”的题中之义。解放战争初期,敌我力量对比悬殊。蒋介石发动“全面进攻”,我军为歼敌有生力量,赢得最终胜利,在战略指导上运用“连环计”,主动放弃105座城市,让敌人叉开五指,拉长战线。国民党军要占领控制这些地盘,不得不将大量兵力撒在星罗棋布的“点”“线”之上,机动作战兵力由117个旅降至85个旅,而且力量分散,易被我各个击破。这105座城市的暂时放弃,发挥“撒豆止骥”的效果。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蒋介石就不得不把“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战役实施中运用“连环计”,在于照应全局,照应各战场联系,照应战役发展各阶段。平津战役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两星期内对平津之敌隔而不围;对张家口、新保安之敌围而不打;对淮海战场上的杜聿明集团不作最后歼灭等,都是为给举棋不定的傅作义留下一个个“包袱”,令其欲逃难舍、欲战不能,最终不得不接受和平改编。
战争中,一计克敌的经典战例并不多见,更多都是多计并用,夺取胜利,“连环计”更是充分体现这一点。《兵法百篇》说:“善计者,因敌而生,因己而生,因古而生,因书而生,因天时、地利、事物而生,对法而生,反勘而生。”好的计谋,既知彼又知己,重视古代经验和兵书参考,遵循天时地利的客观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违背阴阳和谐之道,经得起正反两面及实践的检验。广义上说,《三十六计》中所有计谋,计与计、计与套、套与套都是首尾相顾的“连环计”,因敌用谋、因情施变、奇正配合、环环相扣,才能牢牢把握“致人而不致于人”的主动,最终克敌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