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我参演官兵讲述“东方-2018”战略演习见闻——

“亲密接触”中的俄军印象


■邓庆颖 安 阳 特约记者 向 勇

9月13日,“东方-2018”战略演习举行沙场检阅,中俄一系列重量级“明星”装备悉数亮相,共将战略演习推向高潮。 李祥辉摄
俄军2名士兵20分钟内就把10吨重的油车拖到车上
俄方送给我方650个沙箱并传授使用方法
谈判渡口位置现场,俄方中将手工绘图
担心装甲车履带压坏地面,俄方用木板垫在履带下

编者按

规模空前的“东方-2018”战略演习硝烟已散去。我参演部队官兵在与俄军官兵联合演训、近距离接触中,看到了什么、感悟了什么、受到哪些启发?我们将第78集团军部分参演官兵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呈现给大家。

3个辖区引导无缝对接、上等兵直接调动装备、2名战士完成拖车任务,俄军严格履职——

“我的工作我负责”

8月20日下午5时,中国首批参演部队抵达俄罗斯境内。从后贝加尔斯克火车站到楚戈尔任务区有近280公里车程,中间须经过3个辖区。为了保证行程顺利,俄方派出军警、交警引导中方车队。坐在“头车”的第78集团军某工化旅作训参谋迟旭文发现,一路上,俄军引导车3秒钟就能完美接续。

“引导车辆隶属不同部队,虽然大家分管不同区域,但衔接既连贯又顺畅。”随队的翻译史永华刚从新疆库尔勒国际比武场回来,他认为,职责清晰,责权匹配,是俄军一大特色。

对此,该旅运输投送科科长陈志飞感同身受。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个上等兵就能直接调动装备。”

他从自身经历的一次机动说起。“楚戈尔靶场地势连绵起伏,最长的上下坡有1公里左右。如果不提前了解路况,下坡时依然使用发动机带车,很容易损坏装备。”中国军队途经这个地段时大都是夜晚,加之对路况生疏,其行驶难度可想而知。8月21日中午,中方一辆满载10吨重的新型油车在经历几次惊险的上下坡后“趴窝”,电脑显示车辆需要检测。二级军士长曲峰正在紧急修理时,负责引导中国车队、一名服役6年的俄军上等兵跟后勤部门打了个电话,直接调来2辆拖车。

翻译史永华解释道:“这名上等兵的任务是保证中国车队安全抵达任务区。为了确保完成任务,他有权申请调动与任务相关的所有保障力量。”“我的工作我负责!”在场的工化旅参谋长王士伟一语中的。俄方拖车抵达后,车上驾驶员和操作手2人仅用20分钟就把10吨重的油车固定到车板上,中方只需出人引导车辆即可。

“这归功于俄军高度的职业化!”王士伟说,这2名俄军士兵,平时专注于研究和处理如何装载运输各种车辆机械,不仅如此,俄军的驾驶员也是修理工、操作手。所谓的一专多能,不是什么都要会,而是在本专业内实现“多能”。

“装备就好像配发给个人一样!”中方指挥员对此事饶有兴致地探讨。大家分析认为,这样的好处是:指挥官不用为维修、保养、管控等一系列问题分心,可以全身心研究打仗。

不用请示汇报,管理成本就会很低。翻译史永华还观察到,3个半小时的行军,虽然突发情况很多,但拖车上的2名俄军士兵并没有向上级打电话求助。某合成旅干事孙伯语参观俄军装甲车辆发现,俄军士兵特别了解自己的装备,非常注重保养油路、油管和发动机等关键部位。

免费提供构工沙箱、军官节赠送礼品、中将亲自到场解决问题,俄军哨兵帮忙协商,俄军的热情是全方位的——

“战斗民族”也有如火热情

俄罗斯以“战斗民族”著称,可通过这次联演,我参演官兵在俄罗斯军人身上,感受到的是如火的热情。

某旅副营长杨雨飞告诉记者,我综合保障群的筑城分队刚抵达任务区,俄方一名上校和我方对接后,立即带他们参观耗时两个月建好的指挥所,并向中方提供500个俄制沙箱,随后又增加150个。考虑到中方不熟悉地形,俄方还专门告诉我方工程人员哪里取土方便,挖多深的土才能挖出沙子。

负责先遣工作的伪装一连指导员周超说:“如果是单纯构筑指挥所,我们只需在方圆1公里内作业就行。但此次参演3000多人,遍布5个场区,每个场区相距5~20公里不等,想要按时完成任务,少不了‘全面开工’。”第二天,党委临时决定,分拨兵力到另外一个营区同时构工。可我方人员刚走出营区1公里处,就被俄方哨兵拦下,随队的翻译王锋彪转达:想通过这个哨卡,必须得有他们上级签字才行!

“部队才到楚戈尔任务区一天,上哪儿联系他的上级?”听到这个消息,营长路兴当时就犯了愁:就算有渠道联系,返回营区协商,至少半天时间,耽误工程进度怎么办?路兴把自己的担忧向哨兵作了解释。

哨兵挠挠头,示意稍等,赶紧进屋跟哨长汇报情况。片刻,一名准尉哨长走出来:“我给副司令打了电话,他马上过来!”20分钟后,一辆不起眼的吉普车停在哨卡旁边,看到哨长和哨兵紧张的样子,路兴一行人意识到:中将到了。果不其然,一名个子不高但十分矫健的军官跳下车,翻译说,这是管理整个演习场区的东部战区副司令索罗马金中将。索罗马金一下车,就和每个人握手,之后向翻译了解我方的想法。令人意外的是,他当场斥责了哨长。翻译小声告诉我们,他在责怪哨长为什么不给我方人员放行。

之后,他转过身通过翻译说,“远来为客,哨兵阻拦你们,我已经斥责了,你们可以从这里通过。请问我还能为你们做点什么?”路兴不好意思地说,怪我们没有提前沟通,只要为我们放行就好。没想到,中将担心我方人员不熟悉路线或者再遇到阻拦,执意调来一辆军警车当引导车,一路畅通无阻抵达目的地。

随行参谋刘齐宇感慨地说:“回忆这两天机动途中,俄方的热情是全民性的,不仅俄军车辆友好地打招呼,地方群众也向我们挥手致意。尤其是8月21日俄罗斯军官节那天,我和俄军一名士官聊天时,他得知我是一名军官,特意送了一份礼品——俄制奶油。”刘齐宇还和俄军哨兵聊到彼此的军衔、作息时间、饮食习惯等,感受到了俄罗斯军人的热情。

手绘战役图、划分场地现地查看、方案一定直接合练、坦克冲锋路上从不躲避,俄军作风扎实——

“不亲自动手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中俄训练全面展开后,第78集团军某工程防化旅舟桥营营长季永刚发现,由于季节变化,原定的架桥地域水位大幅下降,已不适合训练,而俄方舟桥部队有一块水域,特别适合展开适应训练,便向俄方提出磋商。

磋商前,综合保障群指挥员、第78集团军某工程防化旅旅长刘豪杰担心:训练场地牵涉作战效能,俄方是否会同意调整?

多次跟俄军打交道的第78集团军领导介绍,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俄军一大特点。俄军旅以上军官基本都上过战场,他们会根据实战需要作调整。果不其然,第二天上午9点,俄军派来磋商的官员都是历经实战的将军,其中很多人参加过叙利亚战争。开完早会后,他们乘坐直升机直抵渡河场。

我方翻译简单介绍情况后,双方负责人随即展开作战图纸,对照现地当场筹划。通过翻译,刘豪杰和俄军负责人一面考察情况,一面直接手工修正地图,每句话都讲得很清楚:“你们的异议是正确的,我们决定把俄方舟桥部队的训练场划分给你们。”

交换场地后,接下来面临一系列方案调整。9月2日,中俄双方首次架通浮桥,没想到俄军在肯定中方架桥效率的同时,直接向中方提出申请:合练强渡水障!这比预定时间提前整整1天。当时,双方很多后续方案都还没定,而俄军指挥官却说:“我们的位置交换了,浮桥位置变化了,必须考虑部队通过后,以前的通路会不会导致交叉,影响联军的整体行军路线。”“俄军希望根据实践制定具体方案!”刘豪杰心领神会:“自己不亲自动手永远解决不了问题。”结果,他们对接发现梳理出5个问题,在制定后续方案时,得以有效避免。

这一点,某旅营长冯宝成在构筑指挥所时深有体会,有一天,俄军正组织演练,当时中俄工兵分队还在施工,没想到装甲集群直接从工兵分队身边冲过去,并且到位就开打。后来,俄军装甲集群通过的这条路线,被确定为战斗分界线。

吃饭吃多少取多少而且很安静、履带装备横穿公路垫木板、油车后面是水车,俄军粗中有细——

表面很粗犷,内心很细腻

抽烟、喝酒、光膀子……这是俄军士兵在生活中留给我军官兵的印象。然而,某合成旅指导员高巍注意到,俄军官兵粗中有细:“俄军士兵虽然经常三三两两聚在营房门口抽烟,但是手头有活的时候,从不抽烟;营区内散步的一些俄军军官虽然拿着啤酒边走边喝,可都是在晚饭后;俄军士兵虽然光膀子,但主要集中在下午体能训练时间,而且这期间,俄军士兵从不偷懒。”

表面上随性,背后都有具体的规定。翻译温建龙告诉记者,俄军规定,工作期间不允许抽烟喝酒,军警随时会检查。体能训练是个人的事,不合格就会被淘汰,除了新兵,军官、士官如何训练由自己把握。大家都在纪律要求范围内“放松自我”。

“他们是慢工出细活”,某红军旅军需营房科助理赵军感同身受,俄军制定政策会考虑方方面面,而且需要很长时间,但一旦制定出台,又会坚持很长时间,直到成为行为习惯。

此次联演,中俄两军交流频繁,俄方对我方的饮食特别感兴趣,有许多俄军官兵提出想来中国餐厅体验。赵军回忆道,“那天,为了保障俄军就餐,我们准备了12道菜肴,但每名俄军官兵夹到餐盘里的分量并不多。” 他通过翻译得知,俄军平时就餐都是根据热量需要严格定量,采购标准甚至精确到克,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

负责站岗警戒任务的某旅营长冯宝成也注意到,每次俄军官兵就餐,餐厅里听不到一点嘈杂声。“哨兵上下岗路过餐厅帐篷,有时都不知道里面有人在就餐,不仅没有喧哗声,甚至连刀叉的碰撞声都没有,一切都在静静地进行。”就餐结束后,俄军官兵所用的自助餐盘都是干干净净,甚至连一点菜汤都没留下。就餐时,记者看到不少俄军官兵用一片面包把餐盘里剩下的土豆泥、肉汤都蘸干净。

“爱护实物,也爱护面包”,综合保障组长、工化旅长刘豪杰对俄军这句话印象颇深。浮桥训练场,俄军装甲车辆要横穿公路,为了减少履带对公路的破坏,俄军士兵会在装甲车必经之路上,备放两块木板,等装甲车通过后,再把板子放回路旁。不仅如此,他还注意到,俄军车队特别注重细节,“行进中,所有加油车全开双闪,车距也很大,而且,离油车最近的编队,一定有水车,一旦发生意外,水车可以直接到位。”

这次联演期间,我军官兵在俄军强悍的外表下,也看到他们粗中有细的另一面。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邓庆颖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