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我这一家子


■晏 良

我敢断言,军营里的“80后”,不会再有比我的家庭更热闹的:上次春节团聚,共有21人一起吃年夜饭,尚有多人缺席。

如果把我的家庭圈扩展到旁系亲属圈,则可称之为“军人大家庭”:七大姑八大姨家都有人参军,亲戚联谊会经常开成军营团拜会。

我的父母一共生育8个子女,其中1个不幸夭折,半饱半饿中长大7人。我排行第5,上有4个兄长,下有1弟1妹。兄妹7人中,身高1.73米的我个子最小,却最像父亲。在下一代的13人中,大哥之子最像他的爷爷。

这是因为,我和侄子都传承光荣之家荣誉,接连参军报国。

我家3代从军,门第尚武。20世纪60年代,父亲参军到了云南边防,在南疆哨位坚守3年。退伍后他心有不甘,一直希望子女能传承志愿,“把兵当够”。

报名参军、报效祖国成了我这一家子永远的话题。

几位兄长都在合适的年龄尝试过,可接连落选。也许是怕应征再不过关被人笑话,我在18岁时选择逃避,每逢征兵季都在外打工。20岁那年,家人早早就让我回家等候,哪儿也不许去。

顶住压力,我昂首应征。经过体检和政审,终于如愿以偿,踏上进藏服役的漫漫天路。

一晃18年过去,我从青涩列兵成长为副团职军官,成为家乡父老口中的学习成才典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亲属眼中,穿军装的我变化很大,他们期盼着自己家也能走出军人。

最初几年,姑叔姨舅对我说得最多的是“你的表弟堂弟老大不小了,能否像你一样去军营锻炼锻炼”,我的回答是“积极应征,抓住机遇”。经我鼓励加油,小姨之子通过层层选拔,顺利参军进藏。

又过几年,表哥表姐们对我说得最多的就是“你的表侄表外甥十六七了”,弦外之音是快够参军年龄了,我的侄子外甥们也希望“长大后成为你”。

我让他们对照征兵标准积累参军条件:至少读完高中,不能文身,更不能学坏,以免体检政审不过关。同时,要在法定年龄上网完成兵役登记,按程序报名应征。

近6年来,我的亲属中相继走出10名军人,加上我和已是上士的表弟,这个大家庭累计有12人参军。换言之,我们为强军固边事业贡献了一个加强班的力量。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们这群兵娃相互激励、暗自较劲,都想成为家族的骄傲、单位的精英。每年初,大家各自定下合理目标,把握节点,分段落实。到了年底,我们不仅自我评估,而且相互点验,确保年年有收获、岁岁有进步。

良性竞争助推健康成长。小伙伴们纷纷立功受奖,我也3次荣立二等功,带头建功立业。

父老乡亲用肯定的语气说,这一家子真光荣,每名军人都是好样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