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为应对德国轰炸机首先运用电子战开始,电子战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军队公认的重要作战手段,电子战装备成为现代战争的“非对称”武器之一。近年来,以美俄为首的军事强国相继加强电子战对抗技术研究,不断提升在电磁对抗领域的作战能力。无形战场的“刀光剑影”,甚至成为左右战局发展的关键因素。近期,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刊文称,部署在叙利亚的美军经常遭遇来自俄罗斯的电子干扰。作为世界军事强国,美俄电子战实力究竟如何?
电磁对抗竞争激烈
自2008年俄罗斯开启“新面貌”军事改革以来,俄军电子战力量作为一个新兵种从幕后走向前台,在各大军事行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7月结束的2018年世界杯中,俄军电子战部队,为“史上最安全”的足球比赛保驾护航。为防范恐怖分子利用无人机实施空袭,俄罗斯专门在11座城市的比赛场地周围部署反无人机电子战系统,包括R-330R“居民”、R-934B“汽车场”等电子战系统悉数上阵。
俄罗斯高度重视电子战装备技术发展,近年来更是在充分吸取战场经验教训基础上,将电子战武器装备打造成现代武装力量的王牌之一。目前,俄罗斯已形成规模庞大的电子战装备体系,部署在陆、海、空、天各个领域,具备侦察、测向、定位、干扰等多种功能。俄公开展示的电子战系统可谓琳琅满目,包括“希比内”“莫斯科”“克拉苏哈”“水银-BM”“总统-S”等。这些系统或基于陆基手段直接对空探测,或装在机翼末端用于提升战机存活率,可直接压制敌方预警机、机载雷达、无线电通信和卫星导航系统,在某些技术领域已处世界领先地位。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电子战领域也持续发力。2017年,美国国防部发布首部电子战战略,美国陆军也发布《网络空间和电子战行动》条令,从战略角度阐述五角大楼将如何实施电子战和更大范围的电磁频谱作战。同时,美军还加快多功能一体化电子战武器装备发展步伐:美国陆军继续推进电子战规划,不断强化电子战管理能力,并持续改进“预言家”综合电子战系统;美国海军通过继续推进水面电子战改进计划、先进舷外电子战、下一代干扰机等项目,力争在电磁频谱作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实战锤打历练
根据爱沙尼亚国际防务和安全中心发布的报告——《俄罗斯电子战能力2025》,俄军目前独创的“非对称”电子战战法独步全球,已成为以美国为首北约国家面临的致命威胁。俄罗斯高度重视电子战装备的发展,与其在俄格战争中的惨痛教训密不可分。战后“痛定思痛”的俄军积极革新电子战力量,在战场实践中反复锤打历练。
乌克兰危机期间,俄罗斯战机曾在黑海上空使用“希比内”机载电子战设备,对美军“唐纳德·库克”号驱逐舰进行有效干扰,致使其雷达和数据传输网络丧失正常工作能力。有外媒披露,俄军还对美军飞机和欧安组织S-100无人机进行雷达干扰和GPS破坏,并使用电子战系统开展军事通信压制。
自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美俄等国在电磁战场展开激烈交锋。在叙利亚战区,俄电子战系统持续监视俄军驻地周边电磁环境。为充分保护己方战机,俄军派出携带新型无线电电子设备的苏-34战机首次参战。俄军还在叙利亚战场部署“克拉苏哈-4”电子战系统,对敌方电子战和通信系统进行干扰和电磁压制。
美俄等国显然已把叙利亚当成电子战武器的“试验场”。危机爆发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先后投入“长曲棍球”低轨道侦察卫星、RC-135侦察机等,在叙利亚开展电磁情报搜集工作。今年4月14日,美、英、法联军对叙利亚开展军事打击前,也曾出动数量众多的电子战飞机进行配合,还一度关闭叙利亚战区内GPS信号。
抢占智能化对抗先机
预计到2020年,俄罗斯电子战部队先进装备所占比重将达70%。届时,俄军电子战装备的作用距离、目标范围都将得到大幅提升。电子战系统将成为俄军连接作战指挥和情报支援体系、破坏敌方信息系统、确保战争胜利的关键作战节点。
近年来,随着电磁频谱技术的发展,以自适应多功能雷达为代表的大批新型电子战装备相继出现,战场射频系统更加复杂灵活,对电子对抗技术提出新的要求。对此,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试图通过研制新一代认知电子战系统,为未来智能化电子对抗寻找“药方”。认知电子战系统使用人工智能技术针对环境开展学习,可实时感知战场频谱环境,根据探测到的频谱有针对性地改变载波频率、调制技术和发射功率等参数信息。
目前,美军已在F-22和F-35战斗机内配置敌方雷达信号和干扰配置文件的预置数据库,一旦战机遭遇电磁频谱信号,该系统可自动识别并对信号进行标记。据悉,美国空军主导的认知干扰机项目,试图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进电磁侦察系统,最大限度缩短电磁频谱对抗过程所需时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正在实施的“自适应雷达对抗”项目,通过采用认知电子战系统,实时搜集无线电波形信号,并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分析处理,还可对敌方的电子战系统进行有效干扰。
上图:美国媒体绘制的一体化电子战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