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受灾,多远我都要回来!”。
前不久,受持续强降雨影响,甘肃省舟曲县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县人武部通过多种渠道向所属民兵吹响集结号。远在哈萨克斯坦打工的民兵刘会明,历经30多个小时跨国“逆行”的故事,感动着家乡人民。
救灾一线,县人武部部长杨建安拉着刘会明的手激动地说:“好你个老刘,出国挣外快,春节都不回家的人,民兵集结号一响,你比谁跑得都快,这冲锋舟转运班交到你手里我放心!”。
受领任务后,这位曾在武警某消防部队服役3年、具有多种水上救援装备操作经验的老兵,二话没说带着冲锋舟班,顶着烈日酷暑,不间断地往返于白龙江两岸。几个回合下来,一身迷彩服满是污渍。
在险情最紧迫时刻,他水里来、泥里去,驾舟连续作业16个小时,往返46趟,转移被困群众100多人,抢运救灾物资10余吨。
雨后分洪,位于白龙江下游的南峪水电站告急。刘会明再次挺身而出,坚守冲锋舟阵地4天4夜,巡守于被洪水围困的水电站与南峪大桥之间……
刘会明感动家乡人民可不止这次。2010年,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中,刘会明从老家南峪乡一路赶至县城重灾区,转运救灾物资、抢救被困群众、搬运罹难者遗体……近1.8米的壮汉硬生生累倒了3次。
有人不理解:“你这样拼命到底图啥,国外的好工作怎么办?对你有什么好处?”匆忙走向冲锋舟的刘会明笑着说:“能够为家乡救灾出力,是一名民兵最大的光荣,还要什么好处!”
说话间,多名群众和电站工作人员先后上了刘会明的冲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