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砺剑壮歌塑精魂

——火箭军“砺剑文艺轻骑队”探索为兵服务新模式


■张 蕾

一路放歌,一路调研,一路创作。盛夏时节,火箭军政治工作部文工团“砺剑文艺轻骑队”一行18人,历时10天,深入8个旅团开展为兵服务活动,共演出8场,举办“战友面对面”活动2场,发放调查问卷千余份。他们在了解官兵文化需求、创新轻骑队服务内容和模式、创作军旅文艺精品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思考。

面向基层,精准对接需求

“背了一天歌词,上台没捞上唱,我要求返场再唱一首,找回歌手的‘尊严’。”歌手王玮玮说,在某导弹旅演唱《带你去旅行》时,上台献花的4名战士“抢”了她的话筒,她只好打着节拍唱完整首歌。

王玮玮介绍,以前下部队演出时,递话筒给战士们都不一定有人唱。现在这些战士多为1998、1999、2000年出生,个性张扬,热情活跃,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

这次演出,轻骑队组织了一支年轻队伍,平均年龄27岁,大部分队员与官兵是同龄人,生活习惯和审美相似,听着一样的歌,用着一样的APP。因此,节目单上增加很多流行时尚元素。当年轻队员报上《悟空》《小幸运》《我们不一样》等歌时,最初并不被看好,结果音乐响起,引发全场大合唱,2小时演出嗨爆全场。文工团团长周炜感慨:“演出队伍气质和以前不一样了,而且台下火箭军官兵嗷嗷叫的状态,像冲击波一样,让人无法抗拒。”

这支不一样的队伍里,除了文工团队员,还有5名基层文艺骨干,都是战士评选出来的“文艺之星”,其中有营连职干部,也有士官,他们战斗、生活在一线,对部队非常熟悉。不同背景的队员互融互通,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人员年轻化、曲目时尚化拉近了与基层官兵的距离,演出场地同样离官兵更近。驻训场上,临时舞台两边就是巨大的导弹发射车,歌唱演员金波站在发射车上唱起《有咱就有发言权》,豪情万丈;当地文化广场上,轻骑队队员、基层官兵与村民一起联欢,热情的群众燃起篝火拉着他们跳起彝族舞步,久久不愿散场。

2017年3月,火箭军政治工作部文工团组建“砺剑文艺轻骑队”,长期活跃在驻训场,受到官兵热烈欢迎。部队文艺工作者以为兵服务为宗旨,首先就要了解基层官兵真实需求,为此,轻骑队特意设计《为兵服务调查问卷》在演出现场发放,开场即宣布观众是主人、是评委,表演结束后回收问卷。问卷有11个问题,包括本场演出最喜欢的节目、最喜欢的演员、对文工团演出的评价和建议等。

90后舞蹈演员李繁,在第一场演出后以2/3的票数成为最受欢迎演员。得知结果的她当场落泪,又惊喜又意外,没想到一个舞蹈演员能让那么多战士记住名字。有一名战士喜欢90后舞蹈演员牛牧源,在问卷的每一栏都写上了他的名字。李繁和牛牧源共同参演的即兴舞蹈“5+1”,获评最受欢迎节目。

问卷显示,基层官兵想看具有较高专业性、有一定规模的演出;喜爱歌曲、舞蹈等具有创新形式的综艺类节目,还有人想看脱口秀;喜欢流行时尚、轻松热烈的节目风格;希望一年看到文工团演出两次以上。

这就是官兵的心声,是基层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做好为兵服务工作,就要精准对接需求。

自我更新,创新服务模式

“这场节目单全换,不能让官兵看一样的节目。”当周炜了解到部队不久前驻训时看过文工团的演出,立即提出更换节目单。

现在,火箭军部队演训任务多,拉动频繁,部队在外驻训时文工团常到现场演出。只有保持大量节目储备,才能保证常演常新。他们一路排练新节目,一个节目单只演一场,及时进行自我更新。

一边演出,一边调研,一边服务。轻骑队变单纯慰问演出为多种文化服务相结合的新模式,既有联欢演出,也有座谈交流,还有文化设施保障维护。在“战友面对面”活动中,他们以战友的身份,约上技术骨干、大学生士兵、一线带兵人、即将退伍的老兵,说说心里话。一名新兵问道:“如何看待形式主义的问题,怎么做一个真人?”周炜与战士交流自己的感悟:“不管做什么工作,多关注下面,就能克服形式主义。”这样的面对面活动,和官兵一起畅谈人生感悟,聊从军岁月的小纠结、小困惑,探讨社会热点话题,不仅是文艺工作调研,也是心理疏导。

作为军营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一线部队的硬件设施接受了轻骑队演出的检验。音响、灯光、舞美直接影响节目质量,设施符合专业演出的需求,演出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每到一个旅团,轻骑队两名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灯光师、音响师立即投入舞台设施的布设。他们带着部队文保中心骨干,排查故障,检修设备,传授维护经验,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提出专业意见。

除了到基层演出,火箭军文工团还探索“伴随式保障,嵌入式服务”模式。军队文艺和军事行动结合,文艺分队作为政工组文化要素,嵌入到实战演练之中。王玮玮和徐成瑶曾在驻训场和部队一起生活、训练一个月,在训练场的帐篷里给官兵演出、创作节目,不仅鼓舞了士气,也锻炼了自己。王玮玮经历一系列表演和互动,了解到《我们不一样》《小幸运》非常受欢迎,于是在节目单上增加了这些歌曲。徐成瑶对部队有了更深的认识,能熟练掌握导弹发射专业术语。这一切都有助于提升他们为兵服务的水平。

轻骑队将他们的经验总结为“四字真经”:轻、准、活、融。轻,装备轻,人员少;准,精准服务,知道官兵需求;活,鲜活,即兴互动;融,融入官兵的情感和生活。每到一地,先了解部队基本情况和先进事迹,并将其融入节目。一次为驻训官兵演出时,周炜现场采访,连夜创作相声《战地之最》,广受欢迎。

文化要素伴随军事行动,文艺战士真正融入部队。正如周炜所说:“如果把文工团的文艺工作者比作鱼,部队的一切就是那一汪清水,没有这清水,鱼是无法存活的。”

引领风尚,打磨精品力作

“《导弹女兵》伴随我5年军营生活,现在即将退伍,想和芳芳姐再唱一次,为军旅生涯画上完美的句号。”听说节目单上没有《导弹女兵》,1994年出生的女兵丁黄蓉强烈要求加上。《导弹女兵》是民歌演员郭芳芳的代表作品,几乎每场都唱,这次为了有新鲜感,轻骑队编排节目时将其排除。没想到有6名女兵主动要求和郭芳芳合唱,其中丁黄蓉、王伟琪曾参与MV的拍摄,她们希望把歌曲的情感传递给舞台下的女兵们,鼓励她们继续坚守岗位。

经典歌曲记录个人成长,总是百听不厌。金波的代表歌曲《班长的红玫瑰》和《有咱就有发言权》,在战士点歌时总会被点到,每场必唱,因为歌曲贴近兵的生活,体现火箭军特色。

军队文艺创作,还要符合当下审美需求,用官兵喜欢的表达方式传递强军兴军理念。郭芳芳入团时和基层战士年龄差不多,8年过去,她成了战士眼中的大姐姐,也在不断思考下一步的创作问题:“相对板正的民族唱法,在审美上离官兵越来越远,必须做一些改变。”金波在考虑如何掌握流行时尚元素:“创作出比《小幸运》还要受欢迎的歌曲。”

迎合时代审美,把握时代特色,只是跟上了脚步。在表达和传递感情的同时,还应引领风尚。

8场演出,最受欢迎的节目是“5+1”,即5名男演员加上1名女演员,利用一顶迷彩帽创编的军旅题材舞蹈。主持人介绍6名舞蹈演员时,演员分别向观众展示不同的舞种,民间舞、当代舞、芭蕾舞等,让官兵对此有基本认知,并拉近与官兵的距离,懂得欣赏接下来的舞蹈。表演包括3段内容:“童趣”,几个孩子抢军帽,表达了从军的愿望;“恋爱”,与军人相恋,聚少离多;“母亲”,面对儿子牺牲,母亲悲痛不已。这段即兴创意舞蹈有笑、有泪,感动现场官兵。接下来,他们将继续挖掘,将这个节目扩展为舞剧。

轻骑队瞄准基层需求,创新服务模式,最重要的还是要创作更多军旅文艺精品,丰富官兵文化生活,满足文化需求,为强军兴军贡献力量。

文化多元时代,军旅题材作品要引领风尚,需加大主旋律精品创作力度,为部队鼓与呼,既反映官兵心声,又具备时代感和流行特色。好的作品不仅要得到官兵的认可和欢迎,还要通过传媒推介,让大众知道,让社会认同。为兵服务,最终将依靠文艺精品落到实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