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部日本辱华小说引进中国后,受到中国网民的强烈批驳,作品被下架,原定于今秋问世的动画版也被迫中止。从开始宣传到停止制作,仅仅维持了两周时间。
这部小说将一个二战期间在中国“屠杀3000多人”的日本侵华士兵设定为故事的主角,以其转世到“异世界”后如何成为“人生赢家”、获得众多美女芳心作为故事的主线。这样的故事情节,对二战中深受苦难的中国人来说,显然是无法接受的。很多中国网友表示:“你可以无下限,但我们不是没有底线!”一些日本网友也认为,日本不该一边嘴上说“渴望和平”,一边出版这种反人类的小说。
我们为网友点赞的同时,也应为自己敲响警钟。近年来,诸如此类辱华事件时有发生,警示我们法西斯主义的幽灵并未彻底根除,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尖锐复杂。从二战后的军事围堵,到现在的“文化冷战”,敌对势力对我展开“思想进攻”,甚至有针对性地实施“私人定制”“精确打击”,攻击性、渗透性极强。
这场战争看似无形却“有刃”,虚拟世界中也弥漫着“硝烟味”。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已进入“读秒时代”。在互联网的助推下,当“真理还在穿鞋”的时候,一些错误历史观、价值观已悄然蔓延开来,带来的思想侵害、文化侵蚀不容小觑。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有害信息不可能全部被有效过滤,任何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全身而退。米兰昆德拉曾经说过:“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面对这样的环境,每个人都应提高警惕、坚守道德底线、筑牢思想防线,提升鉴别力、增强免疫力。同时,要勇于与一切错误思想行为作斗争,用舆论的压力、法律的手段来维护和伸张正义。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审查甄别力度,从源头防止“污水”流入,把好外来思想文化的入口关。
当然,仅仅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战场上,如果总是被动防范,就会永远被牵着鼻子走。其实,我们面对错误思想产生的“第一反应”,就已经滞后于发生的“第一时间”,一旦在互联网上产生链式蔓延,带来的影响就很难彻底消除。克劳塞维茨曾说:“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再坚固的“马其诺防线”也有被突破的一天。只有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导权,才能打好主动仗。这就需要我们既要坚定文化自信,更要实现文化自强,大力传承红色基因,积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多出一些极具正能量和营养价值的精品力作,占领文化宣传阵地,让错误思想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