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周玉明、肖承槟报道:“遭敌偷袭!无线电保持静默,快速开进!”“敌侦察卫星过顶,就近隐蔽!”“遭敌生化武器袭击,注意防护……”6月12日夜,地形复杂的戈壁大漠中,新疆昌吉军分区组织的实战化野外演练进行得如火如荼。
“‘温室’里练不出精兵,训练标准必须向实战需求看齐。在复杂陌生地域开展夜训,不仅能强化专业技能,还能提高官兵心理承受能力。”军分区司令员缪建告诉笔者,在前不久的“边境封控夜间作战”演练时,部队行至某陌生地域,因坡陡弯急,车辆后溜险情频现;通过染毒地带,“染毒”车辆疏于洗消……平时方向盘转得麻利,为何特殊情况下漏洞百出?
究其原因,以往驾驶员训练战术背景单一、情况设置简单,加之夜间驾驶训练少,导致驾驶员技能欠缺,因而遇到突发情况手忙脚乱,尤其是实战化条件下的夜间驾驶,更是有待强化训练。为此,军分区将汽车分队拉到地形复杂的戈壁大漠中开展带战术背景的夜间驾驶演练,着力提升驾驶员专业技能,在“战斗”中锤炼他们的应急作战能力。
演练现场,明月未出,四周能见度极低。伪装上迷彩色的车队,如黑夜中的长龙在戈壁大漠中缓缓前进。戈壁滩的天气说变就变,狂风突袭,满天黄沙逼得人睁不开眼,瓢泼大雨瞬时笼罩行军车队。形势突变,练还是不练?“打仗不分天气,恶劣环境更能磨炼战斗能力!”指挥组下达命令:“上空有敌机侦察、车队关闭灯光,继续前进……”
“冷不丁就有突发情况,训练全程我的心提在嗓子眼儿就没落下过!”第一次参加夜间驾驶训练的上等兵宋凯华在演练结束后感慨,“这样嵌入复杂战术背景的夜间实战化训练,既练胆识,又练技术,真带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