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肖传金、郭干干报道:一辆辆新型步战车和新型坦克等主战装备快速驶出营门,直接开赴野外训练场……甘肃省嘉峪关市驻军某旅旅长朱永黎说:“以前路况不好,重型装备必须借助大型装载车运输,装卸都需要时间,现在柏油路修到营门口,重型装备从营区可直接开到野外训练场,有效提高了新装备训练效益,更重要的是缩短了机动时间、提升了战备能力。”
朱永黎说的这条路,就是连接该旅营区至野外战术训练场之间的战备路,改造之前是简易的戈壁便道,道路坑洼不平,无法满足部队快速机动,一度制约了战备训练。
“支持驻军练兵备战,提供优质交通保障,我们责无旁贷!”2016年,经由嘉峪关发改委立项批复,嘉峪关市政府第一时间组织国土、交通等相关单位领导会商对接,从立项批复到办理相关手续,仅用3个月就进入施工阶段。去年10月,这条战备路赶在部队野外训练回撤前交付使用。
近年来,随着部队编制体制调整改革,进驻嘉峪关地区的部队数量逐年增加。服务部队重型装备交通运输,改善营区与野外训练场之间的道路状况,成为嘉峪关市委、市政府支持部队练兵备战的重要工程。为此,嘉峪关市全力以赴保障,近年来,先后建成驻军通向野外训练场的5条战备公路,总投资达数亿元。
嘉峪关市交通战备办公室副主任吴吉林介绍,随着嘉峪关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前部队营区到训练场之间的道路陆续被划入城区,为给部队修战备路,部分居民和企业顾全大局、支持国防建设,及时进行了搬迁。在修建通向某基地的战备路时,为解决修路用水问题,施工队在戈壁滩上打了12口深井才找到水。如今,平整规范的营区道路、宽阔通畅的进出道路和专业化的野外训练场已覆盖所有驻嘉部队,完善的路网为部队训练演习、战备执勤及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了良好交通保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嘉峪关市已连续六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委、市政府把支持驻军练兵打仗作为分内事,将党管武装和双拥工作纳入他们的任期目标,市领导分工与驻军单位结对挂钩,协调解决驻军战备训练和日常保障难题。此外,为支持国防建设,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还联合出台《嘉峪关市拥军优属规定》《嘉峪关市创建双拥模范城活动奖励办法》《关于做好现役军人立功奖励和喜报送达工作的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极大地激发了驻军官兵和嘉峪关籍战士建功军营的热情。
嘉峪关市委书记李忠科告诉记者,年初以来,全市以争创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为契机,各单位、各部门掀起了新一轮拥军热潮。4月份,嘉峪关市规划的绕城高速公路将穿越某旅野外训练场,市政府获悉这一情况后,立即召集发改委、规划局、土地局等相关部门对规划线路进行了变更,部队的训练场没有受到丝毫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