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斯兰教传统节日“开斋节”之际,阿富汗加尼政府宣布与“塔利班”暂时停火,塔利班则作出“停火三日”的回应,此举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赏。双方达成暂时性停火有一定合理性,或将对阿富汗实现和平带来积极影响。
一方面,阿富汗有望迎来短暂和平。今年2月,阿富汗政府加尼总统对“塔利班”组织一改以往的负面态度,表示愿与之和谈,并可接受其以政党身份参政。随后,“塔利班”内部一些派别也开始与加尼政府展开接触,美国对此表示支持。此外,长期的消耗战已经让双方不堪重负。因而,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可能借助“开斋节”停火契机,营造和平氛围,展开进一步协商与谈判。当然,双方也可能利用停火进行备战。
但另一方面,即使实现了暂时停火,阿富汗和平进程仍然阻碍重重。
首先,停火范围有限。“塔利班”指出外国军事力量不在停火范围内,相关行动仍将持续。美国也强调此次停火不适用于“塔利班”之外的其他武装组织,甚至会加大对阿富汗东部“伊斯兰国”的打击力度。其他组织制造的冲突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阿政府和“塔利班”也难免再次卷入冲突。
其次,阿富汗内部政治情况复杂,停火后局势难以预料。阿政府内部矛盾丛生,难以有效维护本国秩序。“塔利班”内部各派别的立场也不统一,特别是在对未来的出路问题上。同时,阿政府与“塔利班”双方的本质矛盾一直存在,“塔利班”参政乃至执政的合法身份是通过政治协商还是非和平手段争取,这个结构性矛盾不可能短期内解决。
其三,美国的协调效果有限。特朗普政府在去年8月发表阿富汗南亚新战略,表示美国不会撤军,但要求阿政府承担更多责任。同时,美国无法影响“塔利班”,这就决定了其不能主导整个阿富汗和平进程。阿富汗安全秩序的实现,一定是多元势力平衡、塑造的结果,这将是一段漫长、曲折的过程。
总之,“开斋节”暂时停火有利于阿富汗的整体局势向好发展,但若就此推论该地区将实现真正的和平与稳定还为时过早。
(作者单位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