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大忠奇勇的楷模

——读《父亲——还原真实的开国上将许世友》


■王秉伦

拿到《父亲——还原真实的开国上将许世友》(以下简称《父亲》)这本书时,正赶上春节长假。怀着对上将许世友的无比崇敬,我静心阅读了这本书。它堪称是整个节日的精神大餐,远比那美味佳肴更有滋味。我随看随作了一些眉批、标注,重温历史,追寻初心,催人奋进,受益终身。特别是在新时代的强军路上,我们更加需要像革命老前辈那样信念坚定、无比忠诚、听党指挥,浑身血性、勇猛顽强、能打胜仗,本色不变、一身正气、作风优良,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这本书的作者许华山是许世友的女儿。她写书的目的不是出于回应友人的关切和好奇,也不是为父亲树碑立传,而是父辈们苦难辉煌和精神世界感动和促使她拿起了笔、写成了书。正如她在开篇自序中所说:“每当我重读那些新中国的缔造者、创造者的故事时,总是被前辈们的精神世界所深深感动。他们饱经磨难、百折不挠,永远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直到告别这个世界。前辈们的人格魅力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许世友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位传奇将军。为确保传奇之真,甄别一些传说之误,作者希望自己“能写出一个真实的父亲,也算是我对九泉之下的父亲表达的敬意吧”!

为了这个“真”字,作者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坚持做到“三实”:

一是语言平实。全书300多页,18万多字,从头到尾很难见到那些过溢的形容词、超标的副词、连串的排比,用的大多是老百姓的大实话、大白话,就像绘画中的国画作品、摄影中的黑白照片,只用黑、白、灰3种色调,照旧可以描绘大千世界的天、地、人。这样写,虽然语言平实,描述直白,但让人阅读起来能更好懂、好记、受益,恰如唐诗中那些白描式的名篇佳句,老少皆宜,雅俗共赏,流传更久。

二是叙事扎实。作者很会讲故事,而不是编故事,尽量用书中人物的个性语言说事,用准确的数字说事,用见证者和可靠的史料说事。比如,在介绍许世友晚年战胜癌痛时,作者运用了父亲的习惯用语“痛就痛呗,痛过了就不痛了”,尽量为医院节省止痛药。在探究父亲为什么不怕痛、为什么不惧死这个问题时,自然地引出“敢死队长”的传奇故事:仅在红军时期,父亲就7次参加敢死队,5次担任敢死队长,4次负伤。一把大砍刀,砍得全是缺口,一仗下来就得换。这种平实的叙述,这组确凿的数字,让人感动、深思、联想和敬佩!从中我们可以确信:癌症给许世友带来的任何肉体的疼痛,都难以与当年战场上随便哪个弹伤的疼痛相比,癌细胞或许可以攻占他的身体,却永远不能撼动他的精神!这种从容不迫、泰然自若的精神状态,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

三是点评现实。作者在书中的关键处对人对事也书写了一些感悟和点评,虽然不多,但都是有感而发,紧紧依史论理、依事讲理、依情明理,把历史启迪、现实感悟和未来展望有机统一起来,言简意赅,触动心灵。比如,作者在探究一大批老将军之所以能在“文革”中忍常人所不能忍,挺过一场劫难,是因为他们在战场上练就的顽强意志,特别是靠个人的坚定信念。对此,作者写道:“在他们身上有忠诚、有信任、有理想!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一个人的信念中如能有这些做支点,那他一定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在当前对于我们如何做人、怎样为官,不忘初心、拒腐防变,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要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争做“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就应该不忘初心、学习先辈、砥砺前行。《父亲》的主人公许世友上将就是一个楷模。他传奇的一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东西,特别是他“活着尽忠,死了尽孝”的思想美德,勇猛刚烈、严谨细密的战斗作风,更令人敬佩。

许世友的忠,是跳出自我、先国家后小家、先人民后亲人的“大忠”,这首先体现在他对党、对领袖毛主席、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上。当年,毛泽东曾为许世友改名,两次救了他,从此他知恩图报,服从真理,听从指挥。长征的苦难辉煌,让他认清张国焘的野心,认准“还是毛泽东高明,北上才有出路”,由此坚定跟着党中央、毛泽东干革命的决心,并初心不变、矢志不渝。1941年3月,毛泽东一句话“许世友,去山东”,他二话不说即刻赴任,这一去就是16年。其间,在抗日战争中,他组建队伍,创建和发展根据地,粉碎日军多次围攻和疯狂扫荡,保卫人民,扩大地盘,赢得胜利,成为家喻户晓的“红司令”;在解放战争中,毛泽东让许世友担任攻城总指挥,他带领部属勇猛作战8天8夜,实现“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战役目的,为我军攻占大城市积累经验、创造范例。可见,许世友的忠诚完全体现在他听党指挥、创造性落实上级指示的实际行动上。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更加需要自觉强化“四个意识”,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保持高度一致。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

许世友的忠,也体现在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一致性上,他真诚关爱部属、战士和人民群众。“文革”期间,聂凤智将军遭到迫害、下落不明,许世友顶住压力,冒着风险寻找聂凤智及亲属,千方百计为其鸣冤昭雪,直至其重新出来工作;陶勇将军及妻子不幸离世后,撇下8个孩子无人照料,许世友得知后不怕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当即做出决定:“就算父母有罪,子女也无罪,他们就住我这儿!”事后对每个孩子一一做了安置。对自己的战友和部下是这样,对普通战士和平民百姓也是这样。许世友下连当兵住过的班,几乎每个战士都到他家里做过客,他还帮助战士解决实际困难;南京下乡知青任毅写了首《知青之歌》,当时流传全国,惊动“四人帮”,被定为“反动歌曲”,并将任毅定为死刑,许世友接到报告后却大笔一挥“该人年轻,个人历史简单、清白,当无死罪”,指示将任毅教育释放,这在当时的政治氛围里几乎是一个奇迹!可以想见,许世友对上的无限忠诚和对下的真诚关爱,是在他敢于同不忠不仁的人与事做斗争中形成和坚持的,是凝注在骨子里的不畏权贵的正义感和勇气的展示。

许世友的忠,还体现在忠孝关系的正确处理上,以自己一生的行动诠释了先国后家的人生理念。他认为“对父母不孝的人,对国家肯定不会尽忠”。许世友从小丧父,母子二人生活艰难,8岁时便离家去少林学武,8年后才获准回乡探母,结果路见不平违规生事,不仅未见到母亲,还忍痛离开少林,潜回家中将师傅所赠的8块银圆全部留给母亲,从此踏上寻找红军之路,这是别母之孝!在漫长繁忙的军旅生涯中,许世友极少回乡探母,1952年时任山东军区司令员的他,终于请假探亲,一进村远远看见母亲,便奔过去长跪不起,流泪叩头;1959年秋,年过半百的许世友外出看地形路过家乡,突然归来,远远望见74岁的母亲弯着瘦弱的老腰、提着一把破旧的镰刀在山上割猪草,他大叫一声,一路哭着奔过去,硬是把母亲背回老屋,这是背母之孝!这件事之前,他曾多次要把母亲接到城里和自己同住,照顾余生,但母亲总是不答应,这次经过再三劝说,总算把母亲接到城里,可半个月后母亲非要回梦里都惦记的大别山老家,无奈,他只好再把母亲送回老家,这是接母之孝!经中央特准,许世友逝世后,遗体安葬在老家母亲的坟旁,践行他“活着尽忠,死了尽孝”的诺言,这是陪母之孝!

许世友这种对上忠、对友诚、对民爱、对母孝和大孝尽忠国家、小孝服侍父母的传统美德,为我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起可敬可学的样板。

许世友英勇杀敌的传奇故事,人们都耳熟能详。他的勇蕴含着智,是大智大勇、智勇相兼;他的粗隐藏着细,是粗于表面、细在关键。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仍然需要具备这样的品格和作风。在《父亲》一书中,我们能看到许世友智慧、精细的一面。陈再道将军就讲过:“他打仗的指挥风格是外粗内精。与他共过事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外粗内精、粗中有细的人。”与他共事多年的贾若瑜将军也曾直言不讳地说:“你们不要以为许司令是个粗人,他是倚粗卖粗、粗中有细,特别精明。他的精明,别人不容易看透。许多干部都很精明,在对待具体人、具体事上精明。跟他比起来,比不了,不在一个档次上。”

习主席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要做到这3个“不能忘记”,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优良传统发扬好,就应该自觉地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样做人做事,积极投身新时代,努力创造新伟业!

感谢历史为我们塑造、书写了一个忠孝两全的人生楷模、智勇相兼的传奇将军——许世友!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