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为每名基干民兵建立完善档案资料

——辽宁省盘锦军分区完善民兵管理保障机制纪事


■周晓伟 张文礼

“周勇旭,1996年10月28日出生,家庭住址:唐家镇刘家村,本人简历:新建小学……”这几日,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人武部参谋冯英俊,都在电脑前完善一些刚刚入队的基干民兵档案,打印后装入写有“大洼区民兵应急连”字样的档案袋。

今年初,盘锦军分区为全市基干民兵逐人建立民兵管理档案,全程记载民兵入队、体检、政治考核、参训、军事考核、执行任务和奖励情况。

为进一步推进民兵权益保障落实,盘锦军分区将民兵工作纳入社会管理总体框架,积极探索传统管理措施与信息化管理手段相结合的民兵档案管理制度,逐步完善盘锦民兵荣誉体系建设。

翻看这些基干民兵档案,均是专设制式档案袋,封面统一印有“盘锦市××县区基干民兵档案”字样。打开后,里面都统一存有基干民兵信息登记表、体格检查表、年度军事训练成绩登记表、干部任免报告表、个人奖励登记表。同时,个人照片采用电子彩印方式打印在各类表格上。

“档案最大的特性就是全面性,你看,以‘基干民兵信息登记表’为例,就包括了基干民兵的自然信息情况,本人简历,奖惩情况,村、居委会和企业事业单位鉴定意见,编组地公安机关政治考核意见、出入队时间和职务变动等8项内容。”军分区动员处参谋张文礼指着一张表格向笔者介绍。

基干民兵年度军事训练成绩登记表,则全程记录了民兵参训课目、训练天数、训练成绩等内容。军分区领导告诉笔者,比武考核、抢险救灾等基干民兵个人奖励及时记入档案,更能增强基干民兵的责任感、荣誉感。而且,这些民兵同时也是企业员工,民兵档案上的真实记录,同等条件下,可以成为他们在单位参与选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据。

人事档案是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而民兵档案的建立,同样为依法履行国防义务的民兵记录下人生历程中光荣而又绚烂的一笔,意义重大。民兵李小柱说:“军分区领导处处为我们着想,感觉当民兵很光荣,我一定牢记民兵使命,履行好国防义务。”

据了解,盘锦军分区为民兵建档的同时,还积极协调地方组织、人事和劳动等有关部门,将记录的个人档案要件逐步并入工作履历。在完善纸质档案的基础上,还将以大洼区人武部为试点,探索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实行电子信息系统管理,进一步保障基干民兵权益。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