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美国撕毁协议,加剧中东动荡


■王 宇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德黑兰街头11日早间爆发反美抗议。

在正式退出伊朗核协议后,美国随即祭出“制裁大棒”。美财政部10日宣布,美国将联合阿联酋对6名伊朗人和3家实体实施制裁,理由是这些被制裁对象在伊朗中央银行的帮助下,通过“大型货币兑换网络”获得储存在离岸账户的资金,并将数亿美元输送给负责伊斯兰革命卫队海外行动的“圣城旅”。此外,因伊核协议而豁免的制裁项目也将在未来3~6个月内重新实施,并延续伊核协定前“次级制裁”的模式,这意味着与伊朗保持经济联系的国家和公司都会受到美国的制裁。美国单方面“毁约”从根本上颠覆了伊核框架下形成的安全格局,催生地缘政治方面大量不确定因素,伊核协议相关方不得不重新评估战略选项,国际及地区形势将不可避免地经历动荡与考验。

欧洲很受伤

重启对伊制裁,直接损害的是欧洲国家的经济利益。伊核协议自2015年7月达成、2016年1月正式生效后,欧洲同伊朗的经贸联系日趋密切,欧洲企业赴伊朗投资也十分活跃。据悉,制裁将囊括钢铁、煤炭、铝、汽车及飞机制造,以及能源和金融等诸多领域,为了避免遭美国市场的“封杀”,欧洲企业不得不考虑大幅度缩减甚至全面终止同伊朗的经贸往来,为美国的毁约“买单”。

另一方面,美国针对伊朗油气出口的制裁预计将导致伊朗原油生产每天减产50万桶,但在打击伊朗经济命脉的同时,也将波及欧洲能源供应及经济安全。伊朗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三大成员国,对市场影响较大。伊核协议存废风波发酵期间,国际油价由跌转涨,迅速达到三年半以来的新高,并延续高位震荡走势,导致全球通胀压力增加、美汇指数走高、金融市场动荡,这给长期疲软的欧洲经济带来更多负面影响因素。

实际上,英法德三国政府首脑从4月开始就对美轮番游说,力劝美国留在伊核框架内,但结果却事与愿违,美欧在伊核问题上的分歧也摆在了台面上。英法德三国除了在美国毁约后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将继续履行协议之外,也积极寻求行之有效的“止损”措施。法国经济部长勒梅尔呼吁欧洲内部加强合作,捍卫经济主权,“使用美国在维护其自身利益时采用的相同工具”。德国经济部长阿尔特迈尔则表示,德国计划给企业提供合法化建议,帮助他们继续与伊朗开展商业合作。

中东添乱局

有分析指出,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开启了“潘多拉魔盒”,点燃了中东这个火药桶,使中东错综复杂的民族宗教矛盾在短时期内集中爆发,导致地区局势陷入更大动荡。

长期以来,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敌对状态是中东地区一个重大矛盾,而美国的举动无疑向以色列传递了清晰的信号,增强了其“反伊”的信心和力度,刺激其诉诸军事冒险行动,使以伊两国从战略对抗走向直接交锋。以色列军方称,当地时间9日深夜至10日凌晨,以军出动战机轰炸了伊朗在叙利亚境内的数十个目标,包括位于大马士革西北10公里处的伊朗后勤营地,以及分布在叙各地的情报基地和军营,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设施基本被摧毁。除此之外,以战机还轰炸了叙利亚武装部队的数套防空系统。以军方表示,发动军事行动的目的是回击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圣城旅”从位于叙利亚境内的军事基地向以色列控制的戈兰高地发动的火箭弹袭击。随后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视频讲话中说,以色列“不会允许”伊朗在叙利亚建设军事力量;以国防部长利伯曼则呼吁“温和派”国家全都站出来,组成“中东超级联盟”共同围剿伊朗。而伊朗势必同伊拉克、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以及巴勒斯坦等什叶派势力紧密抱团,衍生出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的集团式对抗,继而引发地区新一轮军备竞赛。

与此同时,国际核裁军进程也因美国单方面退出协议而遭遇重大挫折和沉重打击。虽然伊朗暂时留在了伊核协议框架内,但明确表示如果协议所规定的伊朗利益不能得到维护,伊朗原子能组织将重启“任何水平”的铀浓缩活动,伊核协议随时都将面临全面破产的风险。如果伊朗退出核协议,据专家预测,伊朗有能力在12个月内制造出核装置,打破地区核态势,引发地区其他国家连锁反应。比如对于伊朗获得核武器很敏感的沙特,自然不会甘心遭到伊朗的“核压迫”。沙特外交大臣朱拜尔就表示,如果伊朗拥有核能力,沙特也将不惜一切代价寻求核武器。

协议要重谈

伊核协议是经联合国安理会正式批准的国际协议,具有不容置疑的合法性和广泛的代表性。协议生效后,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朗进行了严格的核查,并多次公布报告确认伊朗履行了该协议,这得到了包括英法德在内大多数国家的普遍认可。然而美国所持立场却与国际主流观点大相径庭,认为伊核协议是一个“糟糕的”单方面获益的协议,没有对伊朗的核开发活动起到实质性约束作用,因此,美国必须与盟友寻求解除伊朗核威胁“真正、全面且持久的”办法。

特朗普政府执意退出伊核协议主要基于以下几点:一是认为协议在核心内容上存在缺陷,比如协议中的“日落条款”准许伊朗在协议失效后恢复铀浓缩活动,有关检查伊朗核设施的条款也缺乏有效机制;二是协议并没有制约伊朗的弹道导弹计划,也没有遏制伊朗在叙利亚和也门等地“破坏稳定的活动”以及所参与的“恐怖主义活动”;三是协议解除了对伊经济制裁,反而给伊朗发展军备松绑,伊朗的军事预算增加将近40%,增加了这个“好战狂热政权”危险性以及挑战地区权力格局的可能性。

对于伊核协议,欧洲国家承认部分条款是“不完美的”,但不能抹去其在保障地区和世界安全方面的积极意义。在前期与美国的沟通中,欧洲国家寻求在保留既有协议的基础上的折中方案,比如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了“制定一个新的更完美的伊核协议”的具体建议,英国外交大臣约翰逊提出了“抑制伊朗领土雄心和导弹计划”的联合协议,但特朗普皆熟视无睹,坚持一切都要推倒重来,这背后有其内在的逻辑。一是履行竞选承诺,推翻奥巴马的一切政治遗产;二是争取共和党鹰派和犹太院外集团的大力支持,为中期选举助力;三是强化同沙特及以色列的战略联系,增强美国在中东的掌控力;四是意图继续向伊朗施压,迫使其主动让步,增加后续谈判的筹码。目前,美方已开始与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伊拉克和以色列磋商,讨论如何以“建设性”方式向伊朗施压,而相关国家也要在协议存废与自身经济利益与安全威胁之间反复权衡,“后伊核时代”的各方博弈由此拉开了帷幕。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