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贝骁、宋艳华报道:不能把征兵工作看成一项单纯的业务工作,而要树立“大征兵”理念;不能以征够数量、达到比例为标准,而要以提升质量、聚力备战为要求;不能一味强调优抚政策,而要着力启发适龄青年的应征自觉;不能以“送他去锻炼锻炼”为主要目的,而要以“保家卫国”为根本使命。“五一”前夕,甘肃省军地基于这一认识推出一系列征兵新举措,着力在今年征兵工作中破除和平积弊。
甘肃省去年征集新兵1.1万余人,大学生征集比例达51.2%,退兵率首次控制在1%以下,较好地完成了征兵任务。但是,今年初该省在总结去年征兵工作时重点查找了存在的问题,认为“一季征兵、全年推动”的理念树得不牢,存在着临时突击完成任务的现象;大学生征集重数量轻质量,三本和大专生占比过高,二本以上大学生所占比例较低;审查把关还不够严,降低退兵率还有空间。针对存在问题,该省军区提出不当“和平官”、不征“和平兵”要求,并协调地方出台政策措施,着力引导各级各有关部门树立“大征兵”理念和“强军先强兵”观念。
——按照“能打仗、打胜仗”要求征兵。往年,一些单位的领导存在着当“和平官”现象,征兵工作以完成征集数量为最高目标,对所征兵员将来能不能在信息化战场打胜仗问题考虑较少。该省军区领导说:“甘肃每年征兵万余人,甘肃新兵的素质怎么样,直接关系许多部队的战斗力建设!”今年,该省提出的征兵目标是:二本以上大学生要有较大幅度增长,退兵率要控制在0.5%以内,从严审批在“合格”边缘的应征青年入伍,力求送走的每个新兵都能适应部队高强度的练兵备战生活,力求甘肃兵能在未来战争中出色完成作战任务。
——着眼后备力量应急应战推进兵役工作。该省军区调研时发现:在农村,退役军人当民兵连长的村庄,民兵队伍建设就比较好;在城镇,退役军人比例高的民兵专业分队和预备役营连,其应急应战能力就比较强。根据这一实际情况,该省着力推广“大征兵”理念,要求今年征集的兵既能在服役期间积极投身强军实践,又能在退出现役、转服预备役后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因此,该省拟在今年分配专业兵员征集任务时充分考虑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需求,有针对性地给各市县分配征兵指标,为提升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应战能力预先培养人才。
——给还没有清除“和平官”习气的人套上“紧箍咒”。以前,一些地方政府认为征兵工作是兵役机关的事,一些兵役机关认为地方政府要负主责。今年3月23日,该省召开征兵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军地各级都要像战争年代支前那样将征兵列为重点工作,明确规定由市县长担任本级征兵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兵役机关牵头组织协调,宣传、公安、民政、教育、卫生等征兵办公室成员单位各负其责。为此,他们构建上下一体、军地衔接的绩效考评体系,将征兵工作列入考核、检查、监察范畴,层层签订责任书、逐级传导压力。去年,该省有几所高校没有完成征兵任务,省教育厅责令相关高校查明原因、总结教训、作出检查。
据甘肃省军区动员局副局长温选荣介绍,用备战牵引征兵,使该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做征兵工作的力度进度发生了明显变化。截至4月底,该省兵役登记工作已完成98%,应征报名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并且,报名时就表示要去作战部队服役的应征青年大幅增多。该省军区领导说,只要各级征兵领导小组成员不当“和平官”,征兵质量肯定会有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