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用血性淬炼制胜锋刃


■陆海亮 刘诗扬 本报记者 裴贤

平型关,地处雁门关以东200余公里,内长城上的重要关隘。在苍茫的历史长河中,围绕平型关的兵家之争不胜枚举,但让它名垂青史的是81年前在此发生的一场激战。

1937年9月20日,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向平型关进犯。第115师作为八路军抗日先遣部队,改编前夕即于8月22日由陕西三原出发,奔赴山西。

“当年,战胜日军被视为不可能。”平型关大捷纪念馆讲解员李慧珍在一挺被我军缴获的日军轻机枪前向记者介绍:“那场战斗,敌我作战力量悬殊,特别是在武器装备方面,日军有9476支步骑手枪、541挺轻机枪,我军有3821支步骑手枪、274挺轻机枪。在此之前,日军不到一个月时间占领了北京、天津,国民党的节节败退更加重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色彩。”

然而,自115师与日军接触后,从清晨到中午,历经6个多小时的激战,八路军共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火炮1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如今,在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中,记录着当年八路军辉煌战绩的那张“战果图”,似乎仍向人们诉说着一个战场法则:敢于亮剑,不怕牺牲,血性和骨气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平型关大捷终结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不但激励了八路军的斗志,更激发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1938年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毛泽东说:“平型关的意义正是一场最好的政治动员,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在此后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凭着这股精神,无数革命先辈用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抗战史诗。

81年过去,硝烟散去,平型关精神依然闪烁光芒。多年来,空军某旅以“敢于空中拼刺刀”的战斗作风,多次完成高难度飞行任务;大同军分区在地方出现山林大火、煤矿渗水等突发情况时,总能快速反应,指挥民兵应急分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昔日枪声震黄土,如今满目皆春色。在强军兴军征程中,审视81年来我军走过的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汲取革命先辈敢打必胜的红色基因,我们信心更足!

■本版责任编辑 朱宏博 徐晶晶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