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视点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漯河受降亭重生记


■乔忠辉 王士刚

漯河市源汇区人武部组织民兵到受降亭前开展主题教育。王智慧摄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作为受降点之一的河南省漯河,是当时唯一一个建亭立碑纪念抗战胜利的地方。

1945年9月20日,当时的国民党第五战区总司令刘峙,在漯河山陕会馆接受了日军中将司令官鹰森孝第12军的投降。亲历日军狼狈投降后,漯河民众情绪高涨,在漯河商会的主持下,自发捐建受降亭。

漯河建造受降亭一事,在当时国民党元老中极为轰动,考试院院长戴季陶亲自题写了受降亭正面主碑“受降亭”3个大字,中央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司法院院长居正及刘峙分别题写了“受降亭记”“抗战祝胜词”“建亭记”等石碑。1945年12月上旬,受降亭采用“1亭4碑”的模式,在漯河火车站南侧花园建成。

但遗憾的是,受降亭于1947年毁于战火,亭内4块石碑流落民间,直到几十年后,它们才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

1982年7月,原漯河市文化馆副馆长陈国兴偶然发现,在距离受降亭原位置100多米远的军供站院内,铺在自来水管下当垫脚石的石条,竟然就是受降碑的主碑。他马上组织人运走保存起来。后来,他又从民间找到大半块于右任题写的“受降亭记”碑,但另外两块半石碑依然杳无音信。此后,记载着日本投降历史的“受降碑”就一直在文化馆的院子里静静地躺着。

随着漯河人民历史文化意识的不断觉醒,社会各界要求重建受降亭的呼声越来越高。2012年,以展现漯河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河上街古镇”项目动土。“受降这段历史也是漯河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漯河市政协文史委主任鲁锁印认为,把受降亭重建与河上街古镇项目结合起来,既能将爱国主义情怀嵌入其中,也能让老漯河人了却一桩心事。

2014年5月1日,新建受降亭落成仪式如期举行。为尊重历史原貌,新受降亭、亭内石碑尽可能按照原有记载的描述修建。新受降亭周边还建有抗战纪念馆、爱国主义主题影院、纪念广场、受降广场牌楼等。

“自受降亭和抗战纪念馆实行免费开放制度以来,已经接待各类团体310多个,各界人士180余万人次。”工作人员介绍说,在每年的不同时段,纪念广场还会举办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比如红色系列电影展、红色节目文艺汇演、抗战历史图片展、抗战老兵故事会等。

“我宣誓:继承革命先烈遗志,牢记中华民族耻辱,发扬勇往直前精神……”每年新兵入伍的前一天,漯河军分区都会组织他们来到受降亭,接受红色教育。“在漯河,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参军报国的热血青年,都会来到受降亭,共同见证历史,告诫自己不忘曾经的屈辱,从这里再出征。”漯河军分区领导如是说。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