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在与革命先辈对照中触动灵魂

——山东省军区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见闻


■本报记者 宫玉聪 熊永岭  特约记者  刘永亮

改变一个人,当从触及灵魂开始。在“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中,山东省军区组织官兵对照革命先辈事迹进行深度自我剖析,在寻找差距中激发“知耻而后勇”的行动自觉,提高干事创业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烈士遗像前,扪心自问“这个世界和平吗”?

聚焦打仗绝不容许有任何虚光

“这个世界和平吗?”近日,莱芜军分区把“和平积弊大起底大扫除”讨论地点放在了莱芜战役纪念馆。在维和烈士杨树朋的遗像前,莱芜军分区领导的这一发问似重槌击鼓,敲打着每名官兵的内心。“我们告慰烈士最好的方式就是扎实训练谋打赢。”

在前期调研中,省军区发现,部分人嘴里喊的是“时刻为战争准备着”,心里想的却是“上不了第一线,打不了第一仗”,在行动上更是宁愿让训练标准降一降,也不想在施训中担一点责……

“聚焦打仗绝不容许有任何虚光。”省军区在开展主题教育中严查训风不实问题,坚持“谁的问题谁负责”的原则,翻箱倒柜查找与实战化要求的差距,对发现的问题不保留,对该处理的责任人不留情。“民兵训练,简单课目重复训,复杂内容简单训,难点课目跳过训,以骨干训练代替单兵训练、以整组点验代替快速动员演练……”在检查某军分区组训时,省军区工作组一下子指出了几十个问题,让该军分区领导脸红冒汗。

在找准矛盾问题、短板弱项的基础上,省军区还要求区分个人和单位制订整改措施,边查边改、立查立改,督促官兵把精力聚焦到真备实练上来。

面对战斗英雄,敢不敢说“关键时刻看我的”?

没有舍不下的利益,只有提不高的境界

“为了祖国,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向我开炮!” 4月中旬,“八一勋章”获得者、山东省枣庄军分区政委韦昌进的事迹报告会在省军区官兵中引发强烈反响。

省军区系统既有现役官兵、职工,又有专武干部、民兵,人员种类多,思想难统一。特别是在人员编余、干部分流的当口,不少潜在的现实思想问题浮出水面。韦昌进的报告解开了很多人的思想疙瘩,尤其枣庄军分区机关干部,纷纷当着韦昌进的面立下了“服从组织安排”的保证。一名主动提出转改文职的干部说:“没有舍不下的利益,只有提不高的境界。关键时刻,咱也敢喊‘看我的’。”

在主题教育中,青岛第六离职干部休养所组织了“红色回忆”实物展,展示的老照片、老物件都是从老干部家中收集而来的,这吸引了众多老干部及官兵前来观看。老干部田春说:“这些老物件又让我想起了当年埋头干革命的场景。”多年来,田春从来没向组织提过任何待遇要求,哪怕是在改革中不少人担心保障标准会不会调整的时候,老人也是气定神闲。

听了支前故事,想没想“千万个小推车咋来的”?

帮扶群众就是帮军队自己建后盾

当前,在帮扶群众致富上,有的官兵认为这非主责主业,帮扶不用心,只拣好干的,不啃硬骨头。对此,处在沂蒙革命老区的临沂军分区在主题教育中专门对此纠偏。

近日,临沂军分区组织官兵参观红色遗址,军分区政治工作处干事刘正本踏访红嫂纪念馆,聆听当年乳汁救伤员、红嫂架火线桥、小推车送粮等支前故事,让他深切感悟到“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的真理。

“我们有没有想过‘千万个小推车咋来的’?”在次日的讨论交流中,刘正本带来了一双作战靴。刘正本曾在“沂蒙旅”工作。“沂蒙旅”是从沂蒙老区走出的部队,曾连续3年到山区帮助群众植树造林。有一年,前来慰问的地方领导发现该旅官兵穿的作战靴因踩山石磨损严重,就想到利用沂南县制鞋产业的优势,为该旅定做了3000多双“拥军战靴”。

时移世易,在拥军中,鞋垫升级成作战靴,小推车升级成工程车,小米粥变为现代化设备。不少临沂军分区官兵感言,平时帮扶群众,军队打仗的时候才会有“千万个小推车”来支前,呵护军民鱼水之情是帮军队自己建后盾。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