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典
“借尸还魂”在《三十六计》中属“攻战计”,原文为:“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按:“换代之际,纷立亡国之后者,而代其攻守者,皆此用也”。借尸还魂一词的原意是指已经死亡的东西通过借助某种外在事物的形式得以复活,而在军事战略上,意指借用、支配某些衰败腐朽、孱弱蒙昧、无所作为的事物中所具有的某点有利的形势,来实现自身的战略目的。
古代战例
据《资治通鉴·汉纪》记载,东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居于西川的益州牧刘璋担心自身实力不足以抵抗汉中的张鲁,又闻曹操将攻取两川,因此刘璋决定迎请占据荆州的刘备入川,协助抵抗张鲁、曹操。
刘备希望入据西川已久,此次得知刘璋邀其入蜀,可谓正中下怀。刘备入蜀后,刘璋推举其为大司马,领司隶校尉。刘璋集团中对迎刘备入蜀持反对意见者也碍于刘璋的威望无法公开反对。刘备自此在西川站稳脚跟,并发展壮大自身势力。
两年后的东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刘备以刘璋不肯全力对抗曹操为由向刘璋宣战,率兵直捣成都,吞灭了刘璋集团,自领益州牧,由此获得了蜀汉集团在三国争霸中最为巩固的一块根据地,为建国打下了基础,成功借刘璋的“尸”还了自己的“魂”。
现代战例
在某些战役中,通过借助某种具体的外在事物的形式作为幌子来实现自身军事目的的战术,也是对“借尸还魂”这一谋略的有效运用。
1951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二营奉命坚守汉江南岸滩头某阵地,血战五日五夜,消灭敌人一千余人,终因伤亡过多、弹药不足而暂时后撤。2月10日清晨,约一个营的敌人占领了该阵地。
当时整个阵地正被大雾笼罩,能见度不足20米,我军营长经过分析认为,大雾天气正可以作为隐蔽突袭的屏障,并且敌人经过长时间作战刚刚占领阵地,必然来不及布置严密的防守措施,便利用这个时机,施展“借尸还魂”之计。
26名志愿军战士换上敌人服装,趁着大雾兵分两路从左右两边摸上阵地。当时敌人正在开饭,防备松懈,在雾中看到与己方相同服装的人,以为是自己人,没有在意。在距离敌人四五米时,我军战士发起突然袭击,毙敌30余人。敌方不知我军虚实,慌忙撤退,整个战斗只用了十几分钟我军就重新夺回了阵地。
计谋分析
“借尸还魂”之计的运用强调的是一种主动性,不管形势如何不断变化,如果能够发现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和条件,敢于并善于使用这一计谋,即使我方处于被动局面,也能够化被动为主动,改变战争形势并取胜。
运用“借尸还魂”的关键在于“借”,即能够发现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其前提首先在于情报的搜集和整理,即决策者能够准确把握和分析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优劣变化以及条件、环境等各方面信息,做出准确的决策。
曹操于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之际, “借”已衰落的汉室所拥有的正统地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箭三雕,既顺应民心、使诸侯归顺,又取义于天下,“还”自己成为中原霸主之政治合法性,这就是曹操及其谋士基于相关情报,正确分析当时的环境和形势所做出的判断。“借尸还魂”的效果之一就在于能以小取大。就客观条件而言,曹操当时即使不借汉室之“尸”也有统一中原的能力,但他之所以选择曲线前进,就是基于这种考虑,能以最小的代价和最快的速度达成自己的目的。
做好情报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搞清楚能“借”什么,那么下一步就要思考如何“借”。若最终只是“借尸还尸”,那么一切都毫无意义,如果过分强求,丧失了自己的根基,反而是得不偿失,“借尸伤魂”。所以,把握好度,不妥协、不强求才是“还魂”的正确做法。
冷战期间,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为了在“冷战”中占据优势,通过各种手段在第三世界国家中扶植代理人,扩展势力范围,与美国激烈对抗。虽然“借尸还魂”的代理人战略为苏联的扩张带来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但由于苏联未能周全考虑甚至忽视了扶植代理人所付出的成本,导致其反而成为苏联沉重的包袱,消耗了大量本可用于国家建设的资源,拖累经济发展,并最终拖垮苏联。
而在己方身处劣势的情况下,“借尸还魂”也是一种险中求胜、保存自己的做法。如诸葛亮病逝前为保全蜀军所使用的最后一计。为了防止自己死后敌军趁机劫营,诸葛亮利用司马懿的多疑,令蜀军秘不发丧、照常撤退,待其追来时,用木像将其一举惊走。这一策略是在逆境中的一招险棋,但采用“借尸还魂”的谋略,充分利用敌人对自己之“尸”的疑惧心理,成功还了蜀军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