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深水”作战力量: 俄反制西方的“铁拳”


■石 文

俄罗斯北方舰队核潜艇。

据俄罗斯媒体近期披露,俄海军已在北方舰队组建一支神秘的“深水部队”,用于先进水下武器平台的试验和新型装备的研发。俄方还公布了大量装备的名称,以显示部队的技术实力和战场威慑力。在当前美俄全方位对抗持续加剧、双方在地中海地区军事摩擦风险高企的背景下,俄军对外展示水下作战能力,意在震慑西方,强化对美国和北约的战略遏制,加大在重要敏感区域及全球公域的战略影响力。

“深水部队”凸显技术优势

据报道,俄“深水部队”组建于今年1月,在北方舰队第31潜艇总队第29独立潜艇支队(旅级)基础上扩编组建,编制师级,驻地加吉耶沃(赛达湾)。

装备方面,除战略核潜艇外,类别丰富的无人潜航器等水下机器人成为部队的重要成员,如:“拨弦古琴-1P”“视界-600”“加维亚”等水下装备,是目前俄现役主要自主式深水潜航器,长期活跃在大西洋和北冰洋等水域;代号为“便门”的深水作业机器人,能在水底使用滚轮驱动,隐蔽性强,敌方声呐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探测定位,此前北约就担忧,“其会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靠近北约水中或岸防设施,发动突袭或实施破坏行动”;而处于样品试验阶段的“洛沙里克”深水作业艇和“美女-K”核动力无人潜航器也归属该部队管辖,后者持续工作周期达100昼夜,可携带两型10枚鱼雷,主要遂行反潜防御、水下态势感知和扫/布雷等任务。

此前,俄海军计划2020年前组建3~5个潜航器大队,实现“水下技术优势向作战优势的转换”。此次“深水部队”的组建,标志着无人潜航器部队开始成建制入役俄海军舰队,特别是随着“莫斯科郊外”号特种潜艇和“别尔哥罗德”号潜艇完成整修升级、相继回归北方舰队,“美女-K”等新一代先进水下武器平台拥有了专门载具。资料显示,上述两艘潜艇完成改装后,艇长和舱内容积进一步扩大,将成为无人潜航器等微型潜艇的最佳载具,也被称为“超级潜艇”。

分析称,俄方选择在北方舰队潜艇基地扩编组建“深水部队”,凸显俄高层对水下军事技术开发和该战略方向的高度重视。而作为潜艇的重要母港,加吉耶沃基地相对齐全的技术保障力量,也将为无人潜航器等水下平台的维护及新型作战力量的探索提供关键性支持。可以预期,随着该部队投入使用,水下无人作战平台与水面舰船等传统力量协同作战,深水潜航器隐秘水下攻击等非对称作战样式,将显著提升俄海军整体作战效能。潜艇部队也将在兼具战略核打击力量优势的同时,拓展多元化能力范畴,丰富俄军威慑手段。

部队扩容打造优势力量

作为海上强国,俄海基战略核力量建设发展突出“兼顾两洋”的特点。现役德尔塔-3、德尔塔-4和北风之神3级12艘战略核潜艇,分别隶属太平洋舰队第25潜艇总队和北方舰队第31潜艇总队,驻地为堪察加半岛的维柳钦斯克和加吉耶沃。配备“轻舟”“圆锤”等4款潜射弹道导弹,发射装置212个,战斗部816枚,主要担负二次核打击任务,作战海域集中在俄西北部的白海、巴伦支海和亚太地区的鄂霍茨克海等地。

除加紧扩充水下机器人等人工智能领域兵器兵力外,俄还不断加速核潜艇、常规动力潜艇的建造和升级步伐,力图通过扩容增强制衡战略对手的底气和实力。当前,俄在建核潜艇数量高达10艘,包括4艘北风之神-A级弹道导弹核潜艇、5艘亚森级攻击核潜艇以及“哈巴罗夫斯克”号专用核潜艇。

在上述潜艇中,北风之神-A级首艇已经建成并展开试验,其余3艘该型艇预计2020年交付海军;亚森级首艇“喀山”号(K-561)拟于近期列装,“新西伯利亚”号等4艘该型艇将于2019~2022年间加入海军战斗序列;“哈巴罗夫斯克”号预计在2020年前向外界展示其神秘战力。此外,根据合同,俄海军还将在2020年左右接装10艘基洛级和拉达级柴电潜艇,不包括黑海舰队去年已接收的6艘基洛级潜艇。

在发展现役主战实力的同时,俄军还推出第五代潜艇发展规划:一是代号“哈士奇”的多用途核潜艇,根据搭载武器装备的不同,共设计出两种方案,即装备现有各类导弹或者使用“锆石”高超声速反舰导弹;二是“卡列娜”常规动力潜艇,该型艇装备新型厌氧动力装置,静音性更优,隐蔽性更好,作战效能更强。

可以说,作为重要的海基威慑平台,潜艇部队的生存和二次攻击能力强,将成为俄震慑西方的“撒手锏”武器。俄罗斯通过媒体释放扩容备战信息,秀出本方优势资源力量,意在增强与西方战略博弈的筹码。

震慑西方的核心利器

因乌克兰危机、“干涉美大选”“双面间谍”中毒案及近期围绕叙利亚战局引发的军事示强,俄美关系跌至冰点,双方全面对抗滚动升级。在外交遭围困、经济被制裁的情况下,军事手段成为普京政府“叫板”西方的筹码。

客观而言,尽管俄在地中海部署有地中海战役行动编队(10~12艘战舰),以及拥有塔尔图斯、赫梅米姆等海空基地,但考虑到美军“杜鲁门”号航母编队即将进入该地区,以及美在该地区强大的盟友军援和英法等国的海空兵力支持,俄军在中东地区的常规兵力明显处于劣势,而唯一一艘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已入厂整修,远程轰炸机等空基战略平台因远在本土,远程奔袭作战易被发现,风险性高,普京手中的军事战略“王牌”并不多。

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中东、东欧和北极等地日渐强势的军事挤压,俄罗斯向外界展示包括水下核力量在内的“深水部队”,反映出其在维权中将综合运用战略核潜艇和水下机器人等非核遏制力量,寻求非对称制衡优势,增强遏制潜力。

总体来看,随着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持续进行,俄势必通过一定形式的军力呈现来体现自身影响力,而核潜艇威慑配合精确打击武器,以及深水潜航器的隐秘行动,都将成为俄可选择的策略手段。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