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孙健、刘铁麟报道:“有的单位党管武装落实不到位,有的单位基础建设薄弱,有的单位物资器材库建设标准不高……”4月13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警备区组织的人武部全面建设现场会上,哈尔滨警备区司令员于兴邦一口气点出了18个人武部正规化建设中存在的5大类43个问题。他告诉笔者,下一步警备区将组成专门的指导小组,带着问号深入基层,没有答案绝不收兵,争取在年底前将各人武部正规化建设再提高一个层次。
过去,该警备区所属人武部整体建设水平相对滞后,与国防动员系统“六部”职能定位和使命任务不相适应,面对这些情况,该警备区党委“一班人”带着问号深入基层,围绕健全基本组织、抓好基本教育、落实基本制度、完善基本设施、做好基本工作等方面梳理出33项具体问题。该警备区领导在分析问题后认为,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静态抓硬件配套规范、动态抓应急能力提升,并提出了政治合格、人员配齐、职责明确、设施完善、规范使用、活动经常、数据准确的总体建设目标。
该警备区按照黑龙江省军区“三个一线”集训要求和《人武部建设星级考评办法》,区分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民兵分队3个层次,囊括6种类型的基层武装部,制定了《哈尔滨警备区人民武装部建设标准》《哈尔滨市基层人民武装部建设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为各层级正规化建设提供标准依据。
他们选定2个人武部为全面建设先行试点单位,5次召开协调会加强对口指导,20余次到现地跟踪建设进度并现场办公,建立了多功能作战室、战备器材库、兵器室、指挥器材室,配备了远程监控系统、城域电子沙盘,统一改造并规范了联合战备值班室、文印室和保密室;规范战备、训练、工作、生活四个秩序,确立“建、管、训、用”一致的建设思路。
坚持问题导向抓正规化建设,该警备区所属人武部各项工作较往年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笔者在巴彦县松花江乡江北村民兵连民兵工作综合情况显示板上看到,民兵分布部署、工作制度、联络图等要素一应俱全。“我们村就在松花江边,现在有了自己的库室,除了标准的携行装备外,还给我们配备了4艘冲锋舟和配载拖车,平时人在村里,遇有紧急情况,一声令下,民兵队员可在1小时内携装集合完毕,第一时间奔赴指定地点完成抗洪抢险任务。”说起现在民兵连的应急作战能力,民兵连长贾庆友信心很足。
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警备区所属2个人武部办公场所进行了新建,有4个人武部的办公场所进行了翻建,还有4个人武部通过置换等方式搬迁了办公场所;改扩建8个民兵训练基地共3.2万平方米,协调市县两级累计投入经费2000余万元,在黑龙江省率先完成标准化配载建设任务。
点评
能否解决问题体现责任担当
■少 波
发现多少问题,就有多少机遇;解决多少问题,就有多少发展。哈尔滨警备区坚持“带着问号深入基层”,真正把解决问题当成了最大的担当,工作才取得了喜人成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这些问题,必须着力加以解决”。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绕不开、躲不过。要想发展,就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自我革新、自我突破,以赢得战斗力的转型升级。
要想发展,既要破题,更要解题。解决问题没有快捷键,不可能按一下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只有真正迎难而上,敢于较真,敢于自揭伤疤,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拿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单位的整体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