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到1个月,一年一度的莫斯科胜利日阅兵式即将上演。今年阅兵式的亮点,可以从4月6日的彩排“预告”中看出一些端倪。当天,预定参加阅兵式的军人和机械化方队,在阿拉比诺靶场进行了第一次合练彩排。33个徒步方队和120多件技术装备气势磅礴地通过模拟观礼台,总兵力超过1.25万人,其中来自塞瓦斯托波尔纳希莫夫海军学院、莫斯科肖洛霍夫联邦国民近卫军学院、斯摩棱斯克防空兵学院和萨拉托夫国民近卫军学院的学员以及俄武装力量宪兵,均是首次参加胜利日阅兵式。
装备梯队突出实战背景
据俄媒体披露,今年的阅兵式整个地面装备梯队与2017年相比,主战装备差别不大,T-14和T-72B3坦克,“联盟-SV”自行火炮等仍会上场。但还是有不少吸引眼球的地方,用俄总参作战总局局长鲁茨科伊的话说,就是突出实战背景。报道称,俄军在叙利亚共检验了215套武器的实战性能,并进行针对性改进,其中一些会出现在阅兵式上。
首先,是适应城镇作战的BMPT“终结者”坦克支援车首次登场。坦克支援车的概念在20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不过直到2017年俄军才正式列装,用来支援地面部队进行城镇作战。BMPT没有安装坦克炮,但装备了许多适合城镇作战的武器,而且弹药储备量大,持续作战时间长,双联装30毫米机关炮射界范围大、回转灵活,特别适用于狭窄的城市作战环境。
其次是突出非对称作战和兵力快速机动作战的装备。叙利亚战场上,反对派武装利用各种民用车辆快速机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让俄军意识到配有大口径机枪、反坦克导弹的皮卡能在运动战中发挥比坦克更显著的作用。俄方本次阅兵将展出“雅斯”-23632型武装皮卡,安装有12.7和7.62毫米机枪各一挺,还可以携带“短号”反坦克导弹。另有AM1型全地形车,载员两人,装备机枪和便携式导弹。可以说,俄罗斯“以快对快,以轻对轻”的装备改进思路值得学习。
俄制“台风-K”防雷车在叙利亚战场上表现出色,但价格昂贵,为此俄方推出了以乌拉尔-4320卡车为底盘的“乌拉尔-VV”防雷车。本次要亮相的“乌拉尔-432009”已在俄军服役40多年,采购和维护成本都很低,性能虽比不上“台风”,但很适合用来装备二线国民近卫军。
俄第五代战斗机苏-57也确定参加空中分列式,该机是否会挂载武器或打开弹舱门,相信会成为整个空中梯队的焦点。
有意思的是,俄方在彩排中安排了“亚尔斯”导弹系统的15T418型支援车上场。该车问世之初用途一度成谜,有人说是导弹运输车,有人说是油罐车。但其实它是导弹发射车的驾驶员教练车——车上背负的圆筒里面装水,可模拟导弹重量,提供最真实的驾驶体验。
另据俄军陆军总司令、红场阅兵式总指挥萨柳科夫介绍,本次阅兵式上将展示几种新式武器装备。“道尔-M2”防空导弹系统、VPK-233136“虎”式装甲车,以及“巡逻”装甲车都将与观众见面。此外,共有73架飞机参加阅兵。
展示国家形象的窗口
胜利日阅兵已成为俄罗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今年的阅兵式是在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紧张气氛不断升级、美欧等国对俄实施严厉制裁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更具特殊意义。目前看来,2018年胜利日阅兵式安排与往年类似。由于胜利日阅兵已进行多年,装备方队也有10年受阅经验,因此阅兵式准备时间只有一个半月,其中地面部队3月24日完成集结后,在4月6日进行第一次合练。接下来的两周进行地面和空中梯队的联合彩排。4月的最后一周至5月2日期间,受阅部队在红场进行实地演练,其中4月23日至30日,以及5月2日至6日间,择机实施夜间地面方队现场彩排。5月4日至5日进行空中方队通场演练。5月7日上午10时,进行地面和空中方队的全要素总彩排,除了普京总统不在场之外,正式阅兵的所有步骤都要严格过一遍。北京时间5月9日17时,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将进行现场直播。
鉴于美俄关系因叙利亚等问题持续走低,因此,美方不会派出高级别代表到场观阅。此前有消息称,俄罗斯将在阅兵式上展出二战时期美国通过租借法案援助苏联的M4“谢尔曼”坦克,但在彩排上并没有出现。最终这辆曾表明罗斯福、斯大林等老一辈领导人合作关系的坦克,能否成为缓和美俄关系的“彩蛋”,值得期待。
知识链接
曾是“不阅兵的阅兵式”
1965年5月9日,为了纪念第一个正式的胜利节,时任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要求军方安排第一次胜利日阅兵式。不过,当时的苏联每年都要在五一节和十月革命节举行阅兵式,每年3次大规模阅兵实在有点多。于是,第二次胜利日阅兵式直到1985年才恢复。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很长时间内停办阅兵式。政治上,延续十月革命阅兵式不合时宜,且阅兵式耗资巨大。到了1995年,俄总统叶利钦试图通过唤醒战争年代的传统友谊来改善与西方的关系,他请来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美国总统克林顿、英国首相梅杰等要人,为俄罗斯时代的第一次胜利日阅兵式捧场。俄方也没有展示任何核导弹之类的威慑性武器,只有二战老兵从观礼台前走过。本次阅兵式大获成功,自1995至2007年间,俄罗斯的胜利日阅兵式上只有老兵和徒步方队,从不展示大型武器装备,因此被戏称为“不阅兵的阅兵式”。
这种情况在2008年发生变化,俄军在胜利日阅兵式上开始推出机械化方队,“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图-95和图-160轰炸机飞过红场上空,向全世界宣示俄罗斯又站起来了。2010年纪念伟大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阅兵式上,俄方破天荒地请来了美英法等国军队登场助阵,身着红衣、戴着熊皮帽的英国禁卫军迈着英式正步进入红场,甚至一度有人以为俄罗斯和西方的关系全面和解了。
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全面走低,胜利日阅兵式的含义从加深友谊变回冷战期间的军力展示。2015年的阅兵式上,俄方展出了T-14超级坦克、“亚尔斯”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等大批新式武器,西方国家领导人则用全体缺席以示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