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助力藏乡拔“穷根”

——青海省海南军分区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纪实


■马 富  祁之建

巩固扶贫成果、解决藏乡学子上学难题、推动军地党支部“联姻”打造精准扶贫坚强“战斗堡垒”……青海省海南军分区在同德县召开的“党政军企”脱贫攻坚返贫救助推进会上,为新的一年巩固提升驻地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开新路、聚合力。

笔者了解到,为找准12个重点帮扶深度贫困村落的症结,该军分区进村落、访群众。高原藏乡土地资源贫瘠,环境恶劣,固然是致贫的客观原因,但最根本的是“反正穷惯了”的思想根深蒂固。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为帮助藏乡群众打破头脑中的“枷锁”,该军分区与驻地党政机关制定军地联合脱贫攻坚计划,开展“进乡村送政策解难题”活动,并组织民兵藏汉宣讲分队走家串户,向贫困群众提供致富信息,让乡亲们多看看山沟沟之外的世界。他们还援建了9所中小学,开设乡村图书室20个,培训藏族信息联络员60人。

“我家的牦牛肉今年前两个月的收入就抵得上过去一年了。”3月的一天,军分区精准扶贫工作组来到同德县尕巴松多镇瓜则村,一进到村民拉则加家中,他就兴奋地向大家报喜。原来,过去因为缺乏销售途径,村民家的牦牛只能在县城进行少量交易,很难赚到钱。军分区扶贫小组让他们找到了网上销售的新途径,不少村民都像拉则加一样干起了电商,好东西不仅走了出去,而且价格也很满意。

“过去只能守着几头牦牛几只羊过日子,现在我在网上卖起了自酿的青稞酒,有了致富经,日子真是一天过得比一天好。”说起自己的脱贫经历,村民扎拉旺喜上眉梢。

为挖穷根,该军分区还打出一套“引进来走出去”的脱贫致富组合拳,为群众栽下“摇钱树”,养上“下蛋鸡”。

建设民生工程帮困解难。先后与地方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联合,为3个贫困村修建道路20余公里,解决偏远地区藏乡群众出行难题。

打造产业链条主动扶持。按照“龙头企业+产业合作社+农牧民”的产业项目扶持新模式,推动建成牦牛肉加工、羔羊育肥专业合作社,6个民族服饰网站,利用“云藏”大数据建立高原藏区农商APP销售平台。

提高致富技能造血强能。邀请专家教授到村镇指导种植玛卡等特色经济作物;组织贫困对象到部队学习驾驶、电脑、维修等技能。

精准扶贫,既是一场攻坚战又是一场持久战,绝不能让一些贫困乡村出现“热一阵冷一阵”的情况。这是该军分区党委“一班人”的共识。他们在调研中发现,以往由于多数贫困村党支部功能弱化,作用发挥不明显,不少扶贫工作经常是官兵去了热一阵,官兵一走无人管,让扶贫工作成了“送温暖”活动。

为此,他们把强化基层组织功能作为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深入开展联建共促活动,采取“党委帮支部,书记帮支书,常委带支委,委员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办法,组织扶贫村党支部书记进军营过“党日”,开展军地优秀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并依托海南州“云藏”搜索引擎平台建立“脱贫之家”交流群,提高贫困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如今,在海南州的贫困村落,一个个脱贫攻坚“战斗堡垒”愈加坚强,一件件利民惠民的好事落到实处:以联建思想教育网络、联建支援帮扶平台、联建双拥工作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六联建”活动如火如荼;“党政军企民”脱贫攻坚救助基金启动运行;1个武装干部加3个民兵帮扶1个贫困户的“131”行动积极展开……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