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习的硝烟已散尽,但思想的碰撞还在继续。
仲春四月,江西省吉安军分区集中利用5天时间,进行了一次自下而上的复盘检讨。此次复盘检讨,主要是针对该军分区刚组织的一次野外实战化演训而进行的。
消息传来,有人不解:这次演训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有什么可检讨的?
“演训的下篇文章没做好,演训对于战斗力提升的贡献就要打折扣。”谈起这次复盘的初衷,该军分区司令员江波的话铿锵有力。随即,该军分区紧盯演训中的弱项,严格按照实战化要求改进训练作风,反复进行了3次复盘检讨。
在该军分区指挥中心的第3次复盘检讨现场,短短的30分钟内,他们就先后查找出前两次复盘没有发现的6个具体问题,深深地触动了参训人员。
“防毒面具不按要求戴好,怎么能发挥防护作用?”通过演训视频回放,发现在通过“染毒”地段时,个别人员没有按规定穿戴防毒面具行进。
其实,在前两次的复盘检讨中,也有人发现这一现象,但认为这只是一场演训,又不是行进在真的染毒地段。“今天训练场上偷懒,明天上战场就会付出血的代价!”军分区战备建设处处长晏圣林要求大家深刻反思。
多复盘一次,该军分区官兵职工危机感就加深一次: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少讲不得了。这个“不得了”,可能是未来战场血的代价。在复盘检讨中,他们采取统分结合、自下而上、全员参与的方式,力求做到人员和问题一个不漏。
前两次复盘检讨,讲的问题相对比较少,制订的解决措施可以一一对应。而第3次复盘发现的问题数量较多,为此,该军分区为了找到隐藏在问题背后的问题,打出“组合拳”:
——个例问题对号入座。对属于个别人和个别单位的问题,坚持属于谁的问题谁负责,军分区机关不予以过多关注。
——重复问题科学合并。对于不同单位在不同演训中出现的相似或同一类问题进行合并融合。
——表象问题去伪存真。对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充分挖掘问题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战备建设处集中利用2天时间进行分析汇总,将问题归纳汇总成战术素养、综合保障、作风养成等7个方面。问题册看似变薄了,但问题的“真面目”却越来越清晰。
“为什么问题还会再次出现?”在第3次复盘检讨会上,有不少官兵职工反映了行进间射击瞄准点标定能力不足的问题。其实演习前,该军分区在自己组织的一场演练中,已经讲到了这一问题。
翻出那次演练的复盘报告,检讨不可谓不深刻,问题罗列了5页纸,但后面的整改措施却一笔带过。
“把查找问题的数量当政绩,却忽略了查找问题的初衷,更别说后续的思考和行动了。这就是易在部分单位上演的‘问题秀’的原因。”该军分区领导一针见血地指出。
“‘问题秀’无助于战斗力提升,是一种迷惑性强的形式主义,必须坚决摒弃!”该军分区在前两次复盘检讨的基础上,第3次复盘时专门抽出一天时间来制订整改措施。他们按照“谁的问题谁认领”的原则,将梳理出的50多条矛盾问题下发机关各处室和各县(市、区)人武部,制订整改措施后统一汇总到军分区战备建设处。
该军分区还邀请了某院校教授,专门就“演习中暴露问题的解决”向全区做了专题辅导授课。教授还和军分区战备建设处一起对各单位上报的整改措施进行审核,发现有不合格的立即打回重新制订。军分区还召开党委会,“一班人”结合军分区特点和后备力量建设实际,作出在全区开展“学军事理论、学军事技能、学带兵打仗”活动的部署,掀起学军事、钻军事的热潮。
(本文照片均由龙礼彬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