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瓦解敌人的方式中,有一种尤其“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心理战。美军的心理战甚至被称为“大规模说服性武器”。如今,美军的心理战武器库将再添新成员。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计划开发一种借助蜂群无人机组成的心理战网络。这种蜂群网络将用来“组队”入侵战场目标的手机、无线电、电脑和电视频道等信息传播渠道,进而开展精心准备的心理攻势,试图迅速瓦解敌人。
近年来,美军一方面提升“硬打击”实力,一方面精心打造“软杀伤”装备。尤其是冷战结束后,心理战装备日益成为各军事大国研发的热点,依靠传单等“撒纸成兵”更成为近几场局部战争的攻心利器。伊拉克战争期间,美英联军就用3900万张传单覆盖了整个伊拉克。此外,美军还耗费巨资制作了无线电广播和电视节目,利用心理战飞机进行空中广播,竟成功诱骗许多伊拉克官兵放下了武器。
随着信息网络和宣传手段的日新月异,心理战的阵地越来越多,方式也多种多样,英国的专业心理战力量甚至被戏称为“脸谱部队”。为进一步提升心理战攻击效果,美军早就把目光锁定在了无人机上。此前,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就曾采购“风支持空投系统”,专门用于执行心理战传单的精确空投任务。该系统事实上采用的是CQ-10“雪雁”无人机,直接从运输机或“悍马”越野车上发射,可在1公里范围内的目标区域投放传单。无人机投放传单相比人工更准确,在敌人遍布的区域“散布谣言”也更加安全。下一步,美军还计划升级心理战无人机的智能化设备,以便将语言模拟、虚拟现实和仿声等技术充分引入,进一步提高心理打击的战术效果。
此次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计划开发的借助蜂群无人机组成的心理战网络,堪称心理战无人机的“互联网+”版本。蜂群无人机可自主协同,实现飞行控制、态势感知、目标分配和智能决策,以“群体智慧”充分应对愈发复杂和高强度的战场环境。按照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对蜂群无人机的要求,这种蜂群无人机可通过简易发射装置对一个地区进行覆盖控制。虽然每个无人机的重量都被限制在454克之内,但蜂群无人机中的每个成员都可控制超过6.4万平米区域的广播宣传频道。一旦整个蜂群无人机出动,周边半径60公里区域内的所有信道都可能被其覆盖压制,堪称未来战场上的重磅“心理炸弹”。
虽然目前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对心理战蜂群无人机的技术参数要求有些苛刻,但此前的蜂群无人机试验充分证实,这些谁都不敢惹的战场“马蜂窝”有这样的应用潜力。一旦这种“会说话”的蜂群无人机被部署到前线,人们将会遭受铺天盖地的“洗脑”教育,或将对军队士气造成毁灭性打击。分析称,作为“心理炸弹”的“新投手”,美军这种蜂群无人机有效弥补和诠释了战场上数量与质量的平衡关系,其心理战的作战效能势必大大提升,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