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他在新年贺词中又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既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又为我们明确了工作路径,是党在新时代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我党我军的历史实践也证明,实现伟大梦想需要奋斗,达到美好向往也惟有奋斗。雷锋就是这样一个不懈奋斗的楷模。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5周年,我们重温雷锋事迹,学习雷锋精神,对在新时代履行新使命、以奋斗的新作为创造美好的新生活,无疑有着重要启迪和激励作用。
雷锋是有着远大理想的革命战士,他在日记中多次写道“我要把青春献给祖国最壮丽的事业”,并表示“永远和群众牢牢地站在一起,为人类最美好幸福的生活而斗争”。这充分体现了雷锋的美好理想向往。这种理想向往也代表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层面的憧憬。为践行伟大理想,雷锋矢志进行学习的奋斗。他把党的科学理论当作人生的“粮食”“武器”和“方向盘”,刻苦钻研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反复通读《毛泽东选集》四卷,紧密联系实际,写下了充满理论光芒和实践结晶的140多篇日记、90多篇诗文书信讲稿,连毛泽东同志都称赞此人懂点哲学。雷锋正是因为发扬“钉子”精神,孜孜不倦地学习奋斗,所以他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思想境界,顽强的战斗品质,始终向着人民的美好精神向往登高望远,不断前进。这也启示我们,科学理论是美好向往的灯塔,在重整行装再出发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思想拓展新视野,变革新思维,用创新理论指导创新实践,实现创新驱动,通过真理学海的奋楫,朝着美好的理想向往奋进,奔着中国梦强军梦的光辉目标奋飞。
中国梦强军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官兵的梦,她代表着广大人民和官兵的根本利益,承载着人民群众和干部战士的幸福生活向往,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雷锋就是一个不忘初心、艰苦奋斗的代表。他时刻牢记我党我军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一段段至理箴言就是他行动的真实写照:“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可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我活着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雷锋的世界观、人生观;“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愤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一个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勤务员,应该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这就是雷锋的价值观、幸福观。雷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平时生活十分俭朴,穿的袜子补了一层又一层,用的搪瓷脸盆和漱口缸上面的瓷都掉了也舍不得换新的,可当战友和地方群众遇到困难、国家和集体遭受自然灾害时,他慷慨解囊,无私奉献:他为素不相识的大嫂买车票,匿名给患病的战友父母家中寄钱,向驻地人民公社一次就捐款100元。他“在工作上,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用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人民群众和广大官兵的多彩生活向往。这也启迪我们,面向未来要不忘本来,走进新时代要继续发扬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以服务官兵为最大快乐,艰苦奋斗励斗志,破除“四风”树新风,让青春之光闪耀在为梦想奋斗的道路上。
“高楼大厦都是一砖一石砌起来的”,美好的生活向往也需要一桨一楫才能达到胜利彼岸。雷锋就是一个立足本职岗位、从一点一滴做起的典范。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作为一名军人,他苦练军事技术,掌握杀敌本领,手榴弹投掷,他开始成绩不及格,便加班加点地训练,虚心向战友请教,最终取得优秀成绩;作为一名驾驶员,他精心钻研专业技术,努力提高工作能力,为了全排尽快学好汽车驾驶,他带领战友们大胆创新,制作了模拟操作台;外出执行战备任务,为了确保在复杂条件下安全行车,他总结出“四勤、三先、五不超、六不走、九慢”的方法,成为专业行家里手。他保持“一滴水”的情操,珍惜“一针一线”,节省“一分钱、一粒米、一滴油、一度电”,用于支援国家建设;他彰显“一线阳光”的品格,“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以锲而不舍的奋斗,实现了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的美好精神向往。这也激励我们,在建设强军伟业中,我们要立足本职,把岗位当战位,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实战化训练,踏踏实实地练兵备战,强化打赢能力,锻造“四铁”部队,争做“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以新时代的拼搏奋斗实现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美好向往,创造强军兴军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