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3月5日报道,财政部在《关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中提出,2018年,中国国防支出将增长8.1%,达到11069.51亿元人民币,约占GDP的1.2%。每年两会,中国的国防费问题都会成为热点话题,已形成“公布-被质疑-解释-还是被质疑”的固定模式,尤其是个别外媒总是抓住机会对中国国防预算的增长幅度大做文章,渲染“中国威胁论”。在周边安全形势暗流汹涌,而且作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唯一没有实现国家统一的国家,中国却连续第3年将军费增长保持在个位数。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军费处于低增长状态。2018年,美国国防预算相比去年增长8%,约占GDP的3.65%,人均国防预算2107美元,军人人均46.7万美元。日本2018年连续第6年增长防卫预算,现已达5.19万亿日元(约合491亿美元),国民人均371美元,自卫队人均19.7万美元。美、日国民人均国防预算分别是中国的15.7倍、2.77倍,美、日军人人均国防预算分别是中国的5.37倍、2.26倍。同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强烈要求其成员国将国防预算增至GDP的2%。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无论从国防预算占国内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看,还是从人均数额看,中国的国防投入水平都低于世界主要国家。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大会发言人张业遂表示,近年来,中国适度加大国防投入,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弥补过去投入的不足,主要用于更新武器装备、改善军人的生活待遇和基层部队训练生活条件。
从世界历史发展来看,一个国家发展军力是否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关键在于它奉行什么样的内外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内求和谐求发展、对外求和平求合作的本质特征,以及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走历史上西方列强“国强必霸”的老路,而只能走和平发展的崛起道路。在世界安全环境不容乐观,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安全危机、战争风险增多,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发展利益和政治社会安全面临新挑战的情况下,中国这样一个处在快速发展之中的新兴国家,当然需要强大的国防,来捍卫自己建设发展的成果。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无论是军队改革,还是武器装备现代化,都需要投入大量经费。同时,随着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承担的国际义务随之增多,维护国际和平的任务也越来越重。目前,中国是联合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维和部队人数超过其他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维和部队人数的总和。可以说,增加国防费也是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做贡献。
总而言之,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愿望,如果有人始终抱着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观念不放,那看到的只能是敌视和对抗。中国奉行防御性军事战略,增加国防费是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需要,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需要,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无须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