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喧闹渐息。春节长假结束的一天晚上,河南省军区警卫勤务队通信中队会议室里灯火通明,气氛热烈。
“我们的‘虎妞’指导员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了,这是她个人的荣耀,也是大家的光荣。她可是咱连历史上的第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女兵班长吴忠琴搂着潘佳瑛的胳膊乐开了花。
“别只看到荣光,我可是压力山大!”即将到北京参加两会的潘佳瑛代表告诉记者:“连队白天执勤点多,还要组织新兵话务专业培训,人员不便集中,只好晚上开座谈会,听听大家的心里话。”
被官兵们亲切称为“虎妞”的潘佳瑛,2011年大学毕业后入伍,在连队同年兵中第一个上机执勤、第一个当班长、第一个入党、第一个破省军区两项话务业务纪录、第一个提干。当年,连队的大学生士兵可谓凤毛麟角,如今,连队大学生士兵有30多人,占了半壁江山。
从当大学生士兵,到带大学生士兵,潘佳瑛对这个群体格外关注:“大学生士兵是强军兴军的重要力量,想让他们在部队干劲更足、作为更大,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关切、困惑和心声。”
“我觉得,大学生提干条件应该再适当放宽一些。”入伍第6年的大学生士兵褚桂仁谈及自身经历,仍有些抱憾。小褚毕业于二本院校,多才多艺,各方面素质过硬,提干时就因超龄几个月,最终与梦想擦肩而过。
“大学毕业生入伍,年龄不占优势,军事素质也相对弱一些,没等我们磨练出来,提干的路可能就堵死了。在我们个人加压提升的同时,有些限制条件是否可以适当放宽一些。”大学生士兵司鹏杰也有同感。
“政策有吸引力,部队才有战斗力。”听完大学生士兵的心声,潘佳瑛在笔记本上认真写下了“可酌情增加大学生士兵报考军校和提干比例,放宽一些限制,提高他们对战斗力建设的贡献率”的建议。
“我们义务兵没有探亲假,大多数战士当兵两年没咋出过营门,尽管都有士兵证,但在营区内基本没法享受优先优待,希望国家对退伍士兵能有更多的优惠政策。”
上等兵张洁抛出的这个话题引发大家热议,也引起了潘佳瑛代表的关注:“优待退伍的,也是温暖在伍的,激励入伍的。”她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出口”连着“入口”,不能忽视退伍军人这个群体,我要多搞些调研,多提些建议,为努力营造尊崇军人的社会氛围做些事。
“省军区官兵那么多,只选出你一位全国人大代表,要认真为大家发声。”前几天,省军区领导专门嘱咐潘佳瑛,请她积极为战士代言、替战士建言。
这番话使她的使命感和紧迫感陡然增强:“我一定不辜负官兵期盼,认真履行职责,把战士们的心声带到北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