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省教育厅发布指导意见,要求全省范围内各小学施行早上推迟上学,确保小学生每天有充分的睡眠时间和教师员工能够从容教学。由此,不禁让笔者联想到一段经历:一位旅级单位领导在每天晚上熄灯号响之后,会习惯性地到办公楼里转上一圈,当看到不少办公室亮着灯时,就会满脸赞许。若没有看到机关干部在加班,就要找机会若明若暗地提示下,搞得一些干部不得不放弃本可休息的时间去加班敷衍。部队机关需要指导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与学校工作性质不可相提并论,但在工作、休息上讲求科学性应该是一致的。
当前,在军队调整改革的攻坚期,很多部队确实要比平时忙很多,一些干部因工作需要,晚上加班赶赶进度确实值得点赞。但是,如果为了迎合领导,下班不关灯,或者晚上到办公室假忙,这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了。抗战时期,作家张天翼以讽刺小说的形式,塑造了一位四处叫忙的华威先生:他天天忙着开会、讲话、应酬,常常对身边的人说,“我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觉的制度。我还希望一天不止二十四小时。抗战工作实在太多了”。很显然,华威先生的这种忙不能产生与之相匹配的效益,只是一种“看上去很忙”的假忙。
和平时期,这种“看上去很忙”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有的领导干部大会小会天天参加、场场不落,参加完上级的会议,组织本级会议,本级会议开完就去检查下级的会议,用会议落实会议;有的部门主管喜欢事必躬亲,上到工作的组织筹划,下到科室营连打扫卫生,对谁都不放心;有的机关干部爱推稿子,一篇讲话稿反复修改,不打磨几遍绝不交给领导看;更有甚者在领导面前风风火火,领导背后潇潇洒洒,装忙取宠。
其实,衡量一名干部是否勤政,不能拿忙与不忙做标尺,应该唯效率至上。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会忙的人,事倍功半,而会忙的人,事半功倍。这是一个基本常识。可是为什么还会出现“看上去很忙”呢?这无视科学工作理念表象的背后,是没有坚持和发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当然,有些工作性质特殊,确实急不得,需要“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节奏,但参与者还是要注意对加班强度的把握,考虑自己身体能不能吃得消。习主席也曾告诫过大家不要经常熬夜,“内在有激情,但是还要从容不迫”。
如今,党的十九大已经擘画了新时代军队建设“三步走”战略,在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新征程中需要广大官兵撸起袖子加油干。对于如何统筹工作安排、如何提高工作效益,是各级干部必须要面对的课题。但不论破解哪道课题,都需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