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脱贫户的新年愿望

——春节再访井冈山脱贫群众共话致富前景


■曾 飞 本报记者 石宁宁

一样是挂灯笼、买年货、贴春联,但这个春节,江西省井冈山市坳里乡寨下村村民唐作辉感觉不一样。

2017年2月,井冈山市宣布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4000多块贫困户信息牌被扔进历史的故纸堆中,其中有一块上面写的就是唐作辉家的信息。“脱贫摘帽后,感觉腰都直了,年过得也有底气,更有滋味了!”

唐作辉患严重腰肌劳损,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加上3个孩子年龄还小,全家人生活只能靠他媳妇打零工维持,日子过得捉襟见肘。2015年,井冈山市人武部帮扶队进驻村里后,唐作辉一家人的生活变了:人武部领导请来老中医为他诊治,他的身体较以往好多了;介绍他们两口子到附近的瓷业公司上班,月工资2000多元;入股的村集体产业、光伏发电基地2017年底分红1000元;得益于扶贫政策,新盖的3层楼房也完成施工,只待装修入住……而这,正是井冈山贫困户脱贫后生活的一个缩影。

井冈山是全国率先脱贫的两个县市之一。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该市人武部作出巨大贡献,被井冈山市委、市政府颁发了“特别贡献奖”。连日来,我们行走于五百里壮美井冈,感受着脱贫后群众生活的变化,也感动于老区人民和子弟兵在脱贫攻坚战中结下的深厚情谊。

寨下村80岁高龄的吴微丰老人,见到人武部前来慰问的领导,激动得向邻居介绍:“这是我的兵亲戚,经常来看我。”曾经,老人因为缺乏收入来源,看病吃药支出大致贫。如今,老人说自己“也是有产业的人”,生活不再愁。在老人的扶贫档案里,记者发现了脱贫攻坚光伏产业帮扶股权证,上有“2017年12月11日取得新分红1000元”字样。确定帮扶后,该人武部本着“村村有产业,人人有事干”的原则,协调引进地方公司投资2000余万元新建光伏产业扶贫基地,确保贫困户每户每年都有分红收入。

走进该人武部部长刘宗成定点帮扶的渡陂村,记者见到了69岁的老民兵连长兰冬祥,他对村前新修的公路感慨不已:“以前卖不出去的山货,现在是外面的抢手货。”渡陂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落,雨水较多常导致山路泥泞,出行困难,村民靠天吃饭,普遍生活困难。东部战区出资后,修路人手紧缺,人武部干部、职工和民兵齐上阵,修通了公路,让山货走向市场。谈起未来,兰冬祥充满期待:“解决了温饱,就是生活。现在我孙女在龙市读书,有村集体产业分红、有土地能种植、有路能走出去,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

“多亏了人武部,这两年来的学员都不少,前年有800多,去年也有500多,这两年平均每年1万多元的收入。”茅坪乡坝上村曾经的贫困户肖富明说。在他门前的墙上,挂有牌子“坝上村红军餐6号农户”,这是由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组织的学员体验教学课程“红军的一天”中的环节,农户通过为学员服务也有收益。肖富明2012年就开始提供红军餐服务,每年却只有几十个学员,收入微薄,加之女儿重病,生活陷入困境。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人武部调研后决定丰富活动内容,将队列跑操、抬担架、救护伤员、急行军等“井冈练兵”课目纳入其中,增强红色韵味,并无偿提供村子附近的民兵训练基地,一时间学员量猛增,制作红军餐的农户增加到60多户。良好的前景让肖富明萌生了种植猕猴桃的想法,他告诉记者:“在红色体验中加入猕猴桃采摘,又是一个创收项目。”

脱贫不脱政策,脱贫更有希望。如今,唐作辉制定了自家的“五年计划”:还清债务,装修新房。对于未来,这个年轻人充满期待:“身体好了,有了稳定收入,接下来要借着政策的东风尽快致富。”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