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法国《世界报》发表文章,妄称“中国援建的非盟会议中心,一直在向中国传送电脑服务器资料”。消息一出,四下哗然。
早在十多年前,西方国家和媒体就对正常的中非合作关系,掀起过一番所谓中国对非洲实行“新殖民主义”的论潮。这次法国媒体选择在非盟第30届峰会召开之际,精心设计了一套“谍战幻想”,矛头直指象征着新世纪中非关系深入发展的非盟会议中心,折射出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对中非合作的敏感与焦虑心态。
法国的海外殖民地曾遍布整个西非、中非、北非和印度洋的部分岛屿。目前,法国在非洲仍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及战略利益。虽然在非洲拥有较深的历史、地缘、文化以及语言优势,但近年来法国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法国对非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例已从半个世纪前的40%降至2%。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非关系不仅在诸多领域取得长足进展,中国的高速发展还为非洲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中非贸易额从2000年的106亿美元增至2016年的1491亿美元,中国已连续7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法国媒体之所以臆造出所谓“谍战幻想”往中国身上“泼脏水”,还是归根于法国始终无法释怀的殖民心态。法国将非洲视为“自家后院”,就会戴着“零和”思维的眼镜来看待中非关系发展,其根本目的无非是想阻碍中国与非盟的深度与长久合作,维护自身在非洲的既有利益。事实上,在长达400多年的殖民统治中,法国将殖民地国家作为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基地,进行了残酷的掠夺和压榨。时至今日,全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中的大部分都曾是法国殖民地。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和未来,中国同非洲国家都是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中非关系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发展的大势是谁也阻挡不了的。某些西方国家与其造谣生事,不如端正态度,帮助非洲发展,对本国也是有益处的。
(作者单位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