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美国真想与中俄打两场大战?


■杜朝平

美国渲染中俄威胁,不过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军费开支,扩充军备。

近一段时间,美国军政高官忽然一起拔高调门,不是想着解决一团糟的内部问题,而是揪住中俄两国不放,声称要准备与中俄开战。听起来很荒谬,但实际上是特朗普政府为其国家安全战略和新国防战略报告背书,以争取更多军费预算。对于这些火药味很浓的言论,中俄均进行了严正批驳,敦促美方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的过时观念,正确看待双边关系。

大谈“中俄威胁”

自从五角大楼公布美国新国防战略报告、将中俄列为美国家安全的最大挑战后,美国政府及军方部分人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嚷嚷着要与中俄打两场大战,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军参联会副主席、空军上将保罗·塞尔瓦。塞尔瓦直言美国防部正针对中俄制定“全球性作战计划”。

塞尔瓦1月31日在“国防记者组织”早餐会上表示,美国不久前出台《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国防战略报告》,认识到美国与中国、俄罗斯之间的竞争将主导未来的对外关系。他宣称“我们花了10年时间看到,在这个世界上中国(位置)正在上升,俄罗斯在整个亚洲和欧洲积累财富和影响力”,中俄正与美国竞争全球影响力,重现大国竞争态势,美国将面临两场“绝无仅有的激烈战斗”,为此美国正在制定针对中俄的“全球作战性计划”。

随即,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也将一顶“新帝国主义列强”的帽子硬生生地扣在中国头上。蒂勒森日前展开为期6天的拉美五国之行,出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和牙买加。他2月1日在前往墨西哥途中表示,中国正在拉美站稳脚跟,利用经济影响力将该地区纳入势力范围。

规划两场大战

无论是军方的塞尔瓦还是政府的蒂勒森,此时大放厥词甚至鼓吹战争,并非偶然。美国在1月19日发布《2018美国国防战略报告》概要,指出大国竞争取代反恐,成为国家安全“首要关切”,而这种长期战略竞争主要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特朗普1月31日在国会演讲中也把莫斯科和北京视为对手,呼吁国会停止削减军费并为国家武装力量提供充足资金,强调必须更新美国核武库,以便“能够遏制任何侵略行动”。谁要侵略美国?谁又要和美国打仗?说出来连美国自己都不相信,但他们一再渲染威胁,说到底是为了钱。

塞尔瓦已经说得很明白了。由于应对中俄两国时,美军面对的环境完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因此为其中一场冲突进行的准备必然要挤占应对另一场的准备。为什么是矛盾的?塞尔瓦是这样解释的,美国要应对的是两场完全不同的竞争,它们之间有些要素互相重叠,但却是完全不同的问题,分歧的主要因素在于谁来主导。任何与中国的战争将主要是海空战,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发挥次要作用。而与俄罗斯的战争将主要是空中和地面战,同时需要海军提供支援,否则无法通过北大西洋向欧洲提供支持或者直接攻击俄国。提出这样的需求后,塞尔瓦正在制订针对中俄的全球性作战计划,并拟任命一名作战指挥官,作为计划的协调管理者。重点来了!塞尔瓦强调,美国可能没有足够资金同时为这两场完全不同的战争做好准备,因此“无法完成这些任务”。

塞尔瓦大谈“中俄威胁”,但承认这并不意味着会发生世界大战,也不意味着竞争以暴力结尾。不过在一些美国智库专家和政客的脑子里,战争似乎越来越近,甚至幻想出“美中因台海开战,中国千枚导弹齐发,日本和关岛美军基地一片火海”的情景。他们的目的与塞尔瓦一致,要更多的钱,建更强的美军。这不,特朗普已计划在2019年预算中把国防开支目标提高至7160亿美元,较2018年的6680亿美元大幅增加7%以上。

冷战思维作祟

美国高官近期近乎疯狂的言论与时下的世界大势显得格格不入。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是国际社会有目共睹的。中国重视并发展同美国之间的包括军事交流与合作在内的全方位关系。俄罗斯媒体也称,美国的上述论调毫无新意,并强调莫斯科愿意与华盛顿在各个领域合作。俄罗斯《观点报》一语中的,美国不断有人宣称准备与中俄开战,表明美国的战略思想并未从冷战死胡同中走出来。

正是冷战思维和霸权思想作怪,一些美国官员张口必谈“中俄威胁”。从《国防战略报告》的“大国竞争回归”,塞尔瓦的两场大战规划,到蒂勒森的“新帝国主义列强”说,无一不是如此,完全忽略了自己的所作所为。

俄罗斯媒体认为,美国近期对俄中的强硬言论是为寻找新的敌人。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美国研究系学者亚雷金指出,这样的言论实在太疯狂了,美国军方此举目的是为了要求进一步增加军费,企图煽动中俄两国展开军备竞赛。

中国外交部也一再阐述中方立场,指出美方渲染大国战略竞争是犯了根本性错误。中方希望美方摒弃冷战思维,正确看待当今世界和中美关系,停止歪曲中方战略意图,同中方相向而行,相互尊重,聚焦合作,管控分歧,维护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这才是符合中美两国和世界各国利益的正确选择。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