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美日共同研发的新一代“标准”-3 Block 2A拦截导弹在夏威夷附近进行拦截试验时未能拦截目标,以失败告终。这是该型导弹继去年6月后第二次拦截试验失败后,在不到1年时间内的又一次失败。美日两国对该型导弹的研发寄予厚望并投入巨资,连续试验失败无疑将给两国反导野心带来不小的打击。
美国对试验失败原因三缄其口
“标准”-3系列导弹是美国与日本联合开发的中远程弹道导弹拦截系统。该系列目前共设计了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已经完成研发和试验,开始服役,测试数据显示其对中程弹道导弹具备很强的拦截能力。而此次拦截试验的主角则是“标准”-3系列的第三阶段,也是目前的最新型号,被命名为“标准”-3 Block 2A。Block 2A于2006年启动研制,主要由美国雷神公司负责,而日本三菱重工则承担导弹的第二级发动机、第三级发动机和头锥的研制。
较此前型号相比,新一代Block 2A采用了变轨能力更强的第三代动能战斗部、作用距离更远的中波/长波红外成像引导头以及复合材料制作的蚌式头罩,加粗了第二、第三级火箭发动机直径,使得其拦截能力得到大幅升级,理论上对射程在5500千米之内的导弹具有很强的拦截能力,对射程超过5500千米的洲际导弹也具有一定的拦截能力。随着探测能力的大幅提升,其拦截高度也从前系列的500千米提升至1500千米。
2015年,Block 2A曾进行了两次成功的陆基试验。由于美国试图将该系列导弹发展为海陆通用型,尤其看重其与最新海基“宙斯盾”系统的集成。2017年2月,海军进行了首次海基拦截试验,取得成功,但在6月的另一次海基试验中,因舰上一名操作员操作失误,导致试验失败。2018年1月31日上午,美国导弹防御局联合分管陆基“宙斯盾”反导系统的海军再次执行实弹拦截试验任务,从位于夏威夷考艾岛的太平洋导弹试射场的陆基“宙斯盾”系统发射拦截弹,但未能击中另一枚从飞机上发射的测试弹,试验以失败告终。
针对试验的结果,美国导弹防御局和海军方面三缄其口,不予评论,五角大楼截至目前也未公开承认拦截试验失败。不过,有美国军方官员透露称,“五角大楼要求不准谈论此事,因为在朝鲜导弹威胁情况下,此事有一定敏感度。”至于试验失败的原因,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称,这次Block 2A拦截导弹试射失败仍然有待观察,因为除导弹自身问题外,目标搜索与火控雷达、以及负责发射的陆基“宙斯盾”系统等皆有可能是失败原因,甚至还不能完全排除早有先例的“人为因素”。
或将影响美日反导防御体系部署
美日对“标准”-3系列导弹,尤其是Block 2A寄予厚望,美国在该系统上已经花了近22亿美元,日本则投入了大约10亿美元。因而此次试验失败,虽说并不能就此否定“标准”-3系列导弹的先进性,但仍会给两国联合打造反导体系的信心带来不小的冲击。
当前,美国正在加紧构建全球反导体系,打造多层级(来袭导弹不同飞行阶段)、涵盖海外战区和本土的一体化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获取新的战略平衡优势。美日期望,在已有的陆基中段防御系统、海基“宙斯盾”防御系统和“爱国者”-2、“爱国者”-3末段低层拦截系统以及“萨德”末段高空拦截系统外,加入性能大幅提升、拦截高度更高的Block 2A,对目前较弱的陆基海基中段防御能力进行补充,提升反导体系的整体可靠性和拦截效能。
对于日本来说,情况要更为严峻一些。日本计划2021年将其部署在“宙斯盾”驱逐舰上,还有意将其部署在计划于2023年投入使用的陆基“宙斯盾”系统上。今年1月,日本已经在购买4枚 Block 2A导弹及相关硬件一事上获得美国首肯,总额约1.333亿美元。日本政府也在2月1日通过的2017年度补充预算中列入了引进陆基“宙斯盾”系统的相关经费,就等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了。防卫相小野寺五典还信心满满地称,通过搭载“标准”-3导弹,日本的导弹防御能力会得到提高。但试验的失败,尤其是美方没有做出及时情况说明,让日本防卫省感到担忧,认为在当前的东北亚局势下,可能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不过,日本防卫省官员强调购入“标准”-3导弹的方针目前没有改变。对于日本来说,目前只能静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