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念稿子依赖症”当治!


■沉 思

有一次,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谭震林到基层参加一次报告会。台上,一名干部捧着稿子念得磕磕巴巴。谭震林问:“你的稿子是谁写的?”被问者吞吞吐吐说是别人替写的。谭震林大声说道:“官不能越当越懒,讲十几分钟的话,都要别人替写,这不脱离实际才怪!”

“秘书拟稿子,集体推稿子,领导念稿子……”现实中,不少领导干部把笔杆子作为随身携带的“外脑”,甚至连参加调研会、研讨会、座谈会等群众性会议时,也要事先让别人准备稿子。“念稿子依赖症”为何屡禁不止?脱稿讲话真的那么难吗?

毛泽东同志讲求独立思考,写文章从来都是自己亲自下笔,留下大量传世名篇和经典之作,他作讲话多是脱稿讲话,不说套话,不念稿子,留下很多经典语录。

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照本宣科念稿子,看似滔滔不绝,水平很高,但台下听众往往是心不在焉,听不进去,表面上掌声热烈,心里并不买账,往往是“台上热火朝天,台下晕头转向”。

话风连着会风,会风折射作风,更连着领导干部的形象和威信。如果领导干部提不出自己的想法,拿不了笔杆子,总是拿别人写好的稿子走过场,必然会助长虚浮歪风。

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讲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形象。那种把笔杆子当“拐棍儿”,照本宣科念稿子,不能脱稿讲话的“念稿子依赖症”,其实质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派生物。这种风气不除,平时浪费时间,损害形象;战时影响士气,贻误战机。

“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脱稿讲话,既是领导干部能力水平的现实反映,也是工作作风的外在体现。有水平、有思想、有能力的领导干部讲话总有自己的思想见地,能够坚持独立思考,敢于提出新观点、新见解,不会人云亦云。那些敢于脱稿讲话,讲话原汁原味、有独到见解的领导干部,即便辞藻不华丽,也能感染群众、打动群众、赢得群众。所以,领导干部不妨自问一下:离开笔杆子能行吗?不用讲话稿能讲话吗?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