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很久以来,拿破仑的这句名言被当成激励成才成功的励志警句。上级鼓励部下这么说,个人表示人生理想这么说,有的人甚至用这句话为自己一脑门子只想当官不想做事的行为做借口。似乎参军当将军才是人生价值的实现,只有肩头将星闪耀才算光宗耀祖。所以,当没当上将军,似乎成为一名军人成功与否的标志和尺度。其实,整个社会认知在这个问题上存在很大误区。
首先,我们曲解了拿破仑的原意。查遍中外史书,拿破仑这句话原句是“Every French soldier carries a marshal's baton in his knapsack”,按照意思翻译过来,那就是“每个士兵背包里都应该装有元帅的权杖”。很显然,那句“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意译过来的,而意译的结果则曲解了拿破仑的本意。如果把“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再反过来翻译成英语,专家认为应该是“He is a bad soldier who doesn't dream of becoming a general”。这已经没有拿破仑原话的内涵。正确理解拿破仑的这句格言,那是要求每一名士兵都应该胸中有全局,尽可能想到统帅在特定战场在想什么,只有如此才可能在战场上上下一盘棋,形成整体战力与合力。
其次,拿破仑用一句话来鼓励每一名上战场的军人都要有大格局大眼光,有将军思维,完全不是要每一个人都一定去当将军、当元帅。因为古往今来,任何一场战争都需要领兵统帅运筹帷幄,决战决胜。但拿破仑心里完全明白,不论仗怎么打,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除了将军运筹决断,最终还是要靠第一线的士兵去冲锋,靠那些不是将军的师团营连长们战斗力的协调发挥。千千万万与将星无关的军人,为战争胜利付出生命的代价。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那些没当上将军的士兵未必不是好士兵,但是一门心思只想当将军的士兵肯定不是一名好士兵。这已经被无数个铁的事实所证明。
我军还有个让职让衔的好传统,你能说那些让衔的人水平就低吗?在那个张扬正气的时代,这是党和国家的通盘考虑,也有老一辈革命家在荣誉面前表现的可贵品格。比如粟裕将军,善谋略,懂用兵,是我军历史上少有的帅才之一。但是授衔时因名额限制,党中央毛主席要考虑各方面因素,粟裕只授大将军衔。而军衔并没有影响粟裕的历史评价。粟裕大将依然被称为具有元帅天赋、高风亮节的军事家。
但是,到郭伯雄、徐才厚主政军队那些年,就完全不一样了,风气恶化,跑官买官成为社会顽症。一些靠跑靠买挤进将军行列的,不仅不是优秀人才,还可以算是蛀虫和混入革命队伍的渣滓。
再者,我们有些做梦都想当将军的人,其实对什么是将军,只是知之皮毛,他们只知道当将军的荣耀,却不知道当将军的使命和责任。何谓将军?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或披坚执锐率师征战、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一句话,将军的荣光是需要用生命和热血去拼搏的。我们那些南征北战的开国元勋们,哪一个没有经过战火九死一生的考验,哪一个身上没有战伤枪伤刀伤。我们的毛泽东主席虽然平生不摸枪,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为令敌胆寒的军事大家,他指挥的四渡赤水、三大战役至今都被美国西点军校引为世界经典战例。还有,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敌人一听到我们上前线指挥作战的将军的名字便闻风丧胆,望风披靡,皆因将军的名望和威力。如果我们的脑袋里对将军的内涵没有这些了解,而只记得肩上闪亮的星星,那即使当上了将军也绝不可能是一名好将军。
最近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换了人间》中,毛泽东有一句经典台词,他在进城前告诫全党说:“一个共产党的领导干部,什么时候能摆脱家族小圈圈小视野,到那时候,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就大有希望了。”所以他身体力行,在抗美援朝时率先把长子送到一线并最后为国捐躯;所以他从来不为个人小家谋半分私利,全家牺牲6位亲人,把一切都献给了人民。
对照毛泽东主席的话和行为,有的人完全是相悖的表现。某机关有一名干部在抽签算卦方面很有名气,靠此居然一路高升,还进了高级机关。据说,请他算卦的无不是级别很高的干部,求他测算自己的官途未来。不过后来的情况竟然出乎所料,“大仙”唯一没算到的是这些腐败官员大多锒铛入狱的命运,更没有算好他自己的结局,最后机关算尽,却算掉了卿卿性命,落得个自绝于人民的下场。
为拿破仑名言正名,也是为恢复我们被颠覆的传统正名。老一辈元勋们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人民的怀念和尊重,今天,我们在现代化战争条件下,要想得到老一辈那样的光荣,就要认认真真向前辈学习,努力创造新的辉煌,就要用我们自己的不懈奋斗,在现代化战争中克敌制胜,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和人民生命安全作出贡献,这是历史赋予新一代的光荣使命。是将军的要尽职尽责,领好兵,打好仗;不是将军的也要立足本职,胸怀大局。像拿破仑说的那样,哪怕你是一名炮手、一名坦克驾驶员、一名持枪冲锋的士兵,心里要有“元帅的权杖”,这个权杖就是国家,就是军队,就是我们伟大人民的嘱托和厚望,而不是自己的蝇头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