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防止核扩散 需要中国主张


■杜彬伟

近日 ,联合国安理会举行了防扩散问题高级别公开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吴海涛从理念、手段、制度和能力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主张。中国主张务实管用,体现了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一贯立场。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阐述了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的核安全观。2016年4月,在华盛顿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首次提出了世界各国要努力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强调各国的携手合作,共同担当。

自从核武器诞生以来,核扩散和防扩散就处于矛盾发展的并行轨道中。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国际防扩散体系取得了卓越成就,至今核武器扩散被限制在一个极低的发展进程中。但是,核武器扩散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一些国家为安全而谋求核武器的步伐从未停止,甚至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都给国际防扩散事业带来极大冲击。尤其是当今世界,一些非国家行为体也意图获取和使用核及其他放射性武器,这样的威胁正在成为一种重大的现实威胁。面对着核武器在国家之间的缓慢扩散和向非国家行为体的扩散,传统的国际防扩散体系本身存在的罅隙和大国之间的政治分歧难以应对当下防扩散面临的迫切形势。

防扩散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大国的合作和共识以及当事国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形势的评估。个别大国和地区国家本着狭隘的冷战思维,坚持防扩散的双重标准,甚至抱着“祸水东引”的态度,妄图通过激化地区安全形势来达到其“昭然若揭”的地缘战略图谋。当前的伊朗核问题和朝鲜核问题背后都有一些域外大国的身影,正是这些域外大国的“政治性因素”阻碍了防扩散的有效性,甚或刺激了核武器的扩散进程。在国家负绝对责任的前提下,任何防扩散的国家间协议都是脆弱的,都可以在“国家不安全”的判断下随时失效。

防止核扩散必然要求所有国家,特别是大国,切实担负起国际责任,放弃防扩散的双重标准,放弃武力威胁,共同维护国际防扩散体系的权威。中国的四点主张指出了国际社会防止核武器扩散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国际社会从实际出发来解决当前的防扩散热点问题。核武器扩散威胁全球安全,国际社会必须从共同安全的理念出发,努力构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全球的未来才会更安全、更光明。

(作者单位为武汉行政学院理论中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