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新疆军区某装甲团驻地2名民用平板车司机通过考核,取得装甲车辆运输合格证,标志着该团投送能力进一步增强。
该团装甲车辆数量多,遇有重大演训任务,平板车往往不够用,成为制约战斗力建设的一块短板。“为何不把地方平板车纳入投送体系,拓宽保障渠道?”2017年,在学习领会军民融合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中,团党委“一班人”找到了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该团与驻地运输公司取得联系,通报战备需求,探讨征用办法,很快得到对方的积极响应,6辆地方平板车被纳入部队保障体系。
“既要纳进来,更要融进来。”该团团长翟旭告诉笔者,针对任务区域路况复杂、运输任务多样的实际,该团派出专业骨干赴地方公司对接保障需求,了解车辆状况、司机驾驶技能,督促做好平板车改装加固工作,并组织开展驾驶员跟训联训、驾驶室通信设备安装等工作。
兵贵神速,纳编的地方车辆也必须随叫随到。该团与纳编单位建立定期通联机制,制定出一整套集需求预告、情况通报、车辆派遣等各项内容的行动预案,并以此为契机,与地方交通部门建立协作机制,确保任务区域内道路状况满足战备要求。
2018年开训以来,该团连续2次动用地方平板车参与拉动演练,运力不足的短板被弥补,部队战备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