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美让伊核协议蒙上阴影


■王 锦

美国总统特朗普1月12日第三次批准了对伊朗核问题协议的延期豁免,伊核协议暂时避免了被“终结”的命运。但特朗普同时宣布,这是给欧洲国家同意修改伊核协议的“最后一个机会”。他要求欧洲盟友在4个月期限内解决伊核协议的“灾难性缺陷”,如果新协议达不到美国的期待,美国将立即退出伊核协议。

该声明遭到了伊核协议(《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其他谈判方的反对,英国、法国、德国、中国均重申了保留伊核协议的重要性。俄方称,将阻止修改协议的事情发生;伊朗外交部发表声明称,伊朗不接受任何对伊核协议的修改及协议之外的任何举措,伊朗将对美国的行为采取严厉的回击。

早在竞选之时,特朗普就扬言要退出伊核协议。去年10月,美国白宫网站发布《对伊朗新战略》,特朗普发表讲话,宣布“不认可”伊朗履行核协议,并要全面应对伊朗威胁。美国中东政策重心从反恐转向全面遏制伊朗。在国会60天无动作之后,特朗普对伊核协议各方下“最后通牒”,威胁不修改协议就退出伊核协议。

特朗普的这些表态和行为,使得原本履行顺利的伊核协议前景晦暗。英、法、德不愿看到美国的单边行动;而俄罗斯一方面乐见美欧关系裂痕,可顺势扩大其在东欧及中东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不愿见到伊核协议破裂。目前,美国最需要国际合作来应对伊朗可能的地区行为,而退出伊核协议实际上是冒了不必要的政治风险,并有可能引发局势升级。

目前看来,特朗普要求一个涵盖应对伊朗所有行为的新协议,实在不大现实,重新谈判一个新协议的可能性不大,原因如下:一是伊核协议运行良好,撕毁它从法理上缺乏正当理由;二是协议谈判方欧、中、俄均认为没有必要,更不愿再花时间重新经历一遍艰苦卓绝的谈判过程;三是对伊朗来说,让其接受比伊核协议更严厉的条款,而没有更多的激励措施,可能性也不大,而美国如果加大施压力度,伊朗将采取报复性措施;四是虽然许多国家希望处理伊核协议期满后的问题,但现在时机远未成熟;五是欧洲、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石油买家希望继续从伊朗进口石油,更严厉的协议不符合各方的经济利益。

在特朗普给出的120天“最后期限”内,国际社会很可能拿不出一个让美国满意的新协议。按照特朗普全面清理“奥巴马遗产”及全面遏制伊朗的既定战略,美国退出协议的可能性不容忽视。由于除美国外其他缔约方都认可协议,伊核协议不会很快解体,但其前途将会蒙上一层阴影,同时意味着中、俄、欧将在伊核问题上与美国渐行渐远。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研究员)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