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自己包的包子,孩子们快来趁热尝尝……”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熟悉的“拥军车”,1月上旬,北部战区边防某部迎来了一位老熟人——71岁的富爱茹。“唱亲人边防军,军民鱼水情意深,情意深……”小小的“拥军车”前,富妈妈不再清脆甜美的歌声,却包含了她33年如一日的浓浓拥军情。
富爱茹家住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幸福乡上二公村,临近黑龙江。1984年夏,黑龙江流域遭遇罕见洪涝灾害,突如其来的洪水,淹没了富爱茹的房子、冲散了她与家人。危难时刻,边防官兵冒着生命危险,从水中将她和她的家人救起,并转移至安全地带。此后,富爱茹常对人说:“是边防战士救了我们全家的命,他们是我的大恩人!”
怀着深深的感恩之情,富爱茹发誓要一生拥军。她节衣缩食,买来了一辆自行车,并与丈夫徐常信一起精心制作了“拥军车”的牌子挂在车上,开始为当地边防官兵送自家种植的蔬菜和自己亲手包的包子。这一送,就是33年。风里雨里,寒来暑往,她的拥军道路行走至今。一辆车坏了,再换一辆。“拥军车”由自行车变成了三轮车,富爱茹也从“富阿姨”变成了“富妈妈”。“这已经是第七辆‘拥军车’啦!”富妈妈掰着手指头边算边告诉记者。
天有不测风云,2000年冬,陪伴富妈妈拥军多年的老伴徐常信因病去世。富妈妈因失去亲人,在痛苦中无法自拔,很长时间都没有去看望她的“兵儿子”。官兵们发现之后十分担心,了解富妈妈的情况后,部队领导多次组织官兵登门看望慰问,与她谈心、带她出门散心。一段时间后,富妈妈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又推着她的“拥军车”踏上了拥军路。
富妈妈每次到部队拥军,都要骑着车把附近的边防连队、武警部队等10余个驻军单位走个遍。每到春节前夕,她经常在凌晨3点起床和面、搓团、调馅,包饺子和包子。2016年腊月二十九,“拥军车”到达的第一站是离家30公里的边防某部“卡伦山”哨所。室外气温零下35摄氏度。积雪没过脚踝,她骑着三轮车,驮着两袋包子和饺子从家出发。骑到一半时,天空飘起鹅毛大雪,而这时车胎又因温度过低爆胎了,富妈妈便推着“拥军车”顶风冒雪前行,走了足足4个小时,赶到哨所时,整个人都变成了“雪人”。此情此景,让官兵们万分感动,有位战士握着她的手连声说:“辛苦了!辛苦了!”
“不辛苦,只要孩子们能吃上我亲手做的包子和饺子,再苦再累也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