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对假新闻发起“战争”,称要出台一项新法律,用来打击虚假新闻。二战中,英国却对炮制假新闻情有独钟,这些假新闻还给英国帮了大忙。这是怎么回事呢?
百万富翁临危受命
1940年春,英国首相丘吉尔认为,没有来自美国的帮助,英国对抗希特勒会非常吃力。与此同时,丘吉尔还知道,超过80%的美国人反对美国政府卷入欧洲大陆的战事,甚至都不愿意向英国运送弹药、武器等战争物资。丘吉尔决定,要在大洋彼岸赢得针对美国公众的宣传战。
在丘吉尔看来,执行“美国宣传战”最合适的人选是43岁的加拿大百万富翁威廉姆·史蒂芬斯。史蒂芬斯先生高中还没毕业就加入英国皇家航空兵团,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以12个击落战绩跻身“王牌飞行员”行列。
战争结束后,回到加拿大的史蒂芬斯投身实业,很快便赚得百万身家,并且交游广泛,成为横跨英、美两国军、政、商三界的明星人物,与媒体的关系尤为良好。此外,史蒂芬斯还是个“热血中年”,二战爆发时,他曾面见丘吉尔,请求后者同意他前往柏林刺杀希特勒。丘吉尔拒绝了这位自告奋勇的朋友,不过给他起了个“无畏”的代号,派他到美国去争取民意。
史蒂芬斯以军情6处驻美国联络官的身份来到华盛顿,在白宫见到了罗斯福总统,然后来到曼哈顿,在第五大道的洛克菲勒中心第36层租用了一间屋子,以“英国护照控制办公室”的名义,开始筹建庞大的宣传网。
“造假”以争取人心
那个年代还没有“假新闻”这一说法,但史蒂芬斯却在不折不扣地制造假新闻,并试图用这些假新闻争取美国民众对英国的同情与支持。
这些假新闻的发源地,通常是“英国护照控制办公室”下属的“英国信息服务中心”。该中心暗中资助了一家名为“海外新闻社”的犹太媒体,授意他们大量炮制希特勒和法西斯的负面新闻,再交给美国新泽西电台播出。接下来,其他美国报纸和电台会给这些假新闻贴上“可靠消息”的标签加以转发,大量指责法西斯残忍的假新闻因此在美国全国各地出现,公众对希特勒的愤怒之情与日俱增。
史蒂芬斯的助手之一、战后成为广告奇才的戴维·奥吉尔维还趁热打铁,精心组织实施了几次很有倾向性的民意调查,让美国民众确信,他们对英国的支持率正在以远远高出实际的速度飞速上涨。另外,奥吉尔维还把目光瞄准美国的孤立主义分子,只要他们有集会,现场就会有或大或小的“打斗”或“骚乱”出现,事后的报道则把更多篇幅集中在这些“不和谐因素”上,弄得美国公众越来越讨厌这些孤立主义分子。
罗斯福心知肚明
史蒂芬斯和其手下炮制的“假新闻”有两条最为著名。其一是在美国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刊登消息,称英国人发明了一种新型超级炸药,可填充在深水炸弹里对付德国潜艇,一炸一个准儿。没人怀疑这则消息的准确性,甚至连德国情报机构都被惊动了,大家对德国潜艇的惧怕心理因此大大减弱。
另外一个是授意手下特工炮制出一份“从南美某国使馆偷出来的地图”,显示纳粹有意占领并分割南美洲。罗斯福总统以这份地图为依据,在1941年5月底的一次讲话中,谴责希特勒“阴谋占领整个西方世界”,要求全体美国人民警惕起来。
“英国护照控制办公室”在美国的频繁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有心人士的注意。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就多次向罗斯福总统汇报,称“英国人正以秘密方式在美国从事情报活动”,“很可能对美国外交形成不利影响”。罗斯福听后不动声色,只是淡淡地告诉他:“不要管闲事,他们的存在我知道,我不反对。”
有史学家认为,史蒂芬斯和他的“美国宣传战”取得了巨大成功。美国民众能在短短半年多时间内转变态度,心甘情愿站在英国人身后,离不开史蒂芬斯及其助手的宣传。于是,二战中,英国成为假新闻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