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53年,齐国以田忌为主帅,孙膑为军师,出兵援救遭魏国军队进攻的赵国。田忌认为,应与魏军决战以解邯郸之围。而孙膑则认为,要解除邯郸之围,最好的办法就是趁魏国国内兵力空虚,突袭其都城大梁,魏军必然回撤。齐军直扑大梁,魏军得知后,马上回援。齐军在魏军必经之地桂陵伏击魏军,不仅击溃魏军,还活捉其主帅庞涓。
这一战例即为“三十六计”中“围魏救赵”的典故。“围魏救赵”后多指在军事斗争中,指挥员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透过战局的表面现象,寻找敌人守备空虚的要害部位加以攻击,从而达到一击制敌的效果。
1982年的马岛战争中,英军指挥员认为,马岛虽距阿根廷较近,但属于孤立在本土之外的岛屿,倘若失去来自本土的支援补给,必将大大削弱其抵抗力量。因此,自英军特混舰队进入马岛附近海域,英军就展开了封锁行动,彻底切断马岛阿军与本土的联系。到5月20日,英军基本夺取了整个战区的制空权、制海权,驻马岛阿军得不到任何来自本土的物资补给,马岛最终被英军占领。阿根廷方面也意识到后勤补给是英军特混编队的致命要害,但受限于进攻时机、兵力部署等因素,阿军一直未能有效切断英军的后勤补给线。
齐军“围”大梁解邯郸之围;英军“围”阿军补给线,最终拖垮马岛阿根廷守军。虽然两场战争发生的时间、地点相隔甚远,但获胜一方的指挥员都选取了敌方薄弱要害部位进行攻击,充分体现了“围魏救赵”这一计谋的精髓,即避实击虚。在两场战争中,齐军和英军都把握住了战场上“虚”和“实”的辩证关系。这里的“虚”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敌人守备薄弱之处,二是敌人的要害之处。虚弱而非要害,打了敌人也不来,就无法实现战略目的;要害但不虚弱,打了未必有好的效果,反而于己不利。从决策过程和战术行动上看,齐军和英军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科学缜密的分析,确定诱敌回援策略。孙膑认为,魏国为拿下赵国都城邯郸,势必倾全国之力,出动几乎所有精兵强将。而围攻邯郸已超一年,魏军兵力、粮草损耗巨大,魏国国内守备空虚、兵力薄弱。魏都大梁,不仅是魏军的战略决策中心,更是重要的后勤补给基地。此外,魏军士兵大部分来自大梁附近,一旦自己家乡受到威胁,魏军军心必定动摇,挥师回援。这样,就能解除邯郸之围,也为齐军伏击魏军创造了机会。
故意示弱与消耗对手相结合,是齐军击溃魏军的重要手段。在齐魏两军对垒的第一回合,孙膑嘱咐田忌故意在平陵输给庞涓,而后采取“轻车西驰梁郊,以怒其气”和“分卒而从之,示之寡”的方法,进一步向魏军展示齐军的“无知”和“弱小”。魏军主帅庞涓看到齐军不仅战斗力弱,而且到处分兵,势单力薄,便无所顾忌,昼夜兼程追击,最终陷入齐军在桂陵设置的伏击圈。在齐军的引诱下,以步卒为主的魏军来回长途机动数百里,疲惫不堪。在较长的战线和较大的作战区域内,齐军始终能够把握主动、调动对手,在运动中保存自己、削弱对手,同时寻找决战时机,为最终击溃魏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两千多年后的马岛战争,英军则是通过快速正确的战略决策和兵力部署,扼住了马岛阿军的“咽喉”——后勤补给,这成为其夺取马岛的关键。
针对危机形势,确定封锁战略。由于英军后勤补给线较长,长期作战有诸多不利,因此英国战时内阁决心采取封锁作战,一来切断对手补给线和支援,二来保护己方补给线。同时,将进行封锁作战的区域严格控制在马岛海域,绝不威胁阿根廷本土、领空和领海,并对是否攻击进入封锁区域的阿军舰艇进行严格审批。虽然英军并未如当年齐军那样对敌方本土进行攻击,但补给线之于阿军与都城大梁之于魏军,都是其薄弱环节和要害之处,显示出当时英国政府的战略意识,驾驭全局的能力,以及在具体手段上的灵活。
多种手段并举,实现夺岛目的。从“围魏救赵”之计本身来讲,“围魏”是手段,“救赵”才是目的。而在马岛战争中,英军对马岛补给线的封锁围困也只是手段,夺取马岛才是最终目的。英军深知己方远程作战,假如单纯地进行抢滩登陆,即使能够成功,也很可能损失惨重。因此,把封锁后勤补给线作为夺岛的“助推器”,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削弱守岛阿军实力。此外,在进行海空封锁的同时,不断攻击马岛上的重要目标,消耗守岛阿军,打击其抵抗意志,为最终夺岛准备条件。
兵力兵器有机结合,形成稳固封锁体系。海上封锁作战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兵力兵器的数量与质量,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兵力兵器的合理组合和运用。英军在水面舰艇和潜艇方面占有优势,但作战飞机数量远不及阿空军。在“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被击沉后,英军收缩封锁圈,保护特混舰队力量。在整个封锁体系中,航母是关键。因此,舰载战斗机为舰队提供空中保护,掌握制空权,并在作战过程中始终待在舰空导弹的射程之内,相互策应支援。而英军4艘核潜艇全部部署在阿根廷本土和马岛之间,在阻断阿军运输舰队的同时,牵制阿海军主力,使其与马岛主战场隔离,不能对英军特混编队造成实质性威胁,确保封锁体系牢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