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练兵打仗需学巧习精


■宫春科

纪晓岚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有一个“唐打猎”的故事,讲的是明朝有个姓唐的人家,刚结婚不久就被老虎咬死,他的妻子生下遗腹子并发愿,如果孩子长大了不能杀虎,就不是他们的孩子,后代子孙如果不能杀虎就不是他们的子孙。因此,唐家世世代代男女老幼钻研打虎,以打虎为业。

某县猛虎为患,接连伤人,县衙多次派出猎人也没能杀死老虎,猎人反为虎所伤。不得已,知县慕名去请“唐打猎”世家派人打虎。唐家派来的两人让知县十分失望,因为一个是须发皆白的老人,另一个是稚气未脱的孩子。

这祖孙俩在众人的疑惑担忧中进山打虎,孩子学老虎吼叫引出老虎,恶虎蹿出后直扑老人,只见老人手握短柄斧,处变不惊,待老虎扑向他的正前方时灵活地侧头避让,老虎扑空,从头顶跃过,落地时已然被老人的短柄斧开膛破肚,倒地而死。众人皆惊,老人自称曾练十年臂力,十年眼力,能够伸出双臂悬起身体稳如泰山,能够鸡毛掸子拂面而过却不眨眼。

学不等于习,学重在知,而习贵在练。庄子有云:“习伏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制胜之道,贵在学巧,亦在精练。对于带兵打仗而言,学就是研学制胜的规律,弄清战争形态演变的来龙去脉,对古往今来的战史战例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对军事理论、编成结构、装备技术的要义要点了然于胸。精练是指练指挥、练谋略、练技能、练身心等各种为了打赢战争而参与的实践活动。

研习之学,学到的是“巧”。这个巧,来自书本,来自他人的口耳相授等等,是他人实践经验的总结积累,胜战与成功以及创新发展之道一样,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汲取前人经验,避免前人教训。

学习是项艰苦的实践活动,来不得半点虚假,犹如学游泳,必须付诸艰苦实践。否则,岸上再会“游”,若不下水实践,永远都是旱鸭子。没有实践之练的研习之学,不能面向实战实练的战争之学,军事之用,就是屠龙之技,实属无用。

实学学其巧,实练习为精,是制胜之道的一体两面,二者不可偏废。一部功能再先进再齐全的智能手机,如果只用来接听电话发短信,就和专为老人设计的“老人机”没有区别。同样,再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只学不练,只知道其性能而不会熟练操作使用,这些装备和屠龙之技,与烧火棍一样没有区别。

当前,我军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加速,新型战舰如同“下饺子”一般,但拥有并不代表会用,不会用就像是把智能手机变成“老人机”一样。成功真谛中有一个“一万小时”定理,那就是专注于某一领域某一技术“一万个小时”,就会成为这一技术这一领域的行家里手甚至是专家。同样,熟练驾驭新武器装备,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也要遵循这一规律,大到新式战舰,小到新式枪械,无不如此。被喻为“刀尖上舞蹈”的舰载机起降成功,除了战机性能的优越外,背后成千上万次的练习哪一次可以少?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强军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新装备新技术必将走进军营,走向战场,深学精练将成为更加紧迫的任务,它事关战争胜败国家安危,事关每名军人荣辱进退。

巧从学中来,精从苦中习。战时少流血,平时就要多流汗;战时赢得多潇洒,平时就会练得多辛苦。作为“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时刻想着能打胜仗,时刻投入学巧习精,才能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