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为了王大娘的幸福微笑


■本报记者 石宁宁 郭干干 通讯员 贺亚军

王大娘看着细细的水流,心头暖暖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连连向大家道谢。

2017年12月10日一大早,带上新购置的水泵、饮水桶、引水管,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人武部部长谢宏胜带着干部职工和民兵队员出发了。此行,他们要为人武部的精准帮扶户王桂兰家将水窖的水接入屋内,实现随用随取。

七里河区青岗村村民王桂兰年过古稀,行动不便,儿子还患有双侧股骨头坏死疾病。王大娘家门前不远处有口水窖,平日用水都是先用水桶提上来,再拎到屋里。由于身体每况愈下,每次往返运水都让王大娘吃不消。加之周围邻居相继搬到山下居住,少人照应,吃水成了大问题。

从水窖穿过院墙到里屋,直线距离约8米,需要固定一根木杆支撑引水管。用电钻在墙上打洞、调试水泵、布置引水管……大家忙得不亦乐乎,谁也没想到在挖固定木杆的土坑时,遭遇了难题。王大娘家住在山上,海拔近2000米,气温逼近-10℃,地表的土早已冻住,根本挖不动。

2016年,该人武部和王大娘结成帮扶对子,结合扶贫政策,协调镇村两级为其翻修房屋。一个月前,王大娘顺利入住新房。当时,人武部组织的民兵复补训工作接近尾声,谢宏胜做起了临场动员:“一下雨,院子泥泞不堪,出行不便,咱们部里买了砖,准备给大娘的院子铺砖硬化,缺劳力。”刚加入民兵队伍的十多个退伍战士齐齐响应。这次听说要去王大娘家,小伙子们又再次报名。

看到刨坑进展受阻,民兵李凯文提议:“烤烤火,给土升升温吧!”这一招果然有用,受热的冻土变得容易撬动。很快,大约80厘米深的土坑终于挖好了,大家长舒一口气,赶紧固定木杆,将引水管接入屋内。接通电源,启动水泵,井水被成功引入室内。

临走前,大家屋内屋外检查一遍,约定了下次的帮扶目标:给大娘储藏蔬菜的地窖配个梯子,再在新房旁边搭个彩钢房。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