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将革命遗址旧址保护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保护革命遗迹 守护红色根脉
■井 盛 侯 磊 侯永传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烈们用鲜血染红如画战旗,用生命筑起精神高地。今天我们缅怀英烈,是为了学习传承他们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宝贵精神,更是为了从他们身上汲取奋发的力量……”9月30日,第十一个烈士纪念日,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烈士陵园陈列馆,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让前来凭吊的市民和游客深受感动。
9月中旬,潍坊市寒亭区征兵办组织下半年入伍新兵来到修缮一新的区革命烈士纪念馆缅怀先烈。李海龙摄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寒亭区前身是潍县。1926年6月,山东省第一个县级党组织——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在这里成立;1938年1月,蔡家栏子起义打响潍北抗日第一枪;1948年4月,山东兵团发起的昌(乐)潍(县)战役,创造彪炳史册的光辉战绩。辉煌的历史,给这片红色热土留下众多革命遗址旧址。
“每一处革命遗址旧址都承载着一段红色记忆,都是一座活着的革命博物馆、一本厚重的历史教科书。”寒亭区委领导告诉笔者,前几年,该区城镇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革命旧址的保护工作相对滞后。位于城区中心的潍县烈士陵园(1983年改称寒亭区烈士陵园)建于1957年,安葬有中共潍县首任县委书记庄龙甲、红军师长刘英和牺牲在这片土地上的2323名烈士,因建筑年代久远破损严重,不少人建议拆除或迁走,腾出空间进行开发。
“革命遗址旧址是不可再生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保护革命遗迹,就是守护红色根脉!”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态度鲜明。为此,区里在建立完善保护利用机制的同时,成立了以人武部、宣传部、党史办、文旅局等单位组成的革命遗址旧址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深入调研摸排,制定符合实际的修缮、改造、提升方案。2021年初,该区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时,将红色文化建设纳入其中,决定大力实施红色文化研讨、红色精品创作、红色文艺演出、红色遗迹保护“四大工程”,组织专家学者对红色历史事件、英烈事迹等进行挖掘整理;先后投入资金,对区烈士陵园、蔡家栏子起义纪念广场、潍县战役指挥部纪念馆等8处革命遗址旧址进行升级改造,对138座零散烈士墓进行修缮保护;投资打造潍北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和牟鸿礼烈士故居。在此基础上,区街村联动、点线面结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革命纪念设施,精心打造红色研学线路,将零散的资源“点”,串联成集纪念、参观、教育为一体的“线”,形成集红色研学、遗址保护、历史研究、党性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红色文化教育旅游片区。
“我爷爷当年在家乡领导革命的时候,与他的战友有个约定,等革命胜利后一起回牟家院村教书,把孩子们培养成革命接班人……”笔者在牟鸿礼烈士故居看到,牟鸿礼烈士73岁的孙女牟兰贞,正在为前来瞻仰的一群中学生讲述红色往事。牟兰贞告诉笔者,自从牟鸿礼烈士故居修缮改造对外开放后,她就主动担任了这里的义务讲解员。“在爷爷的故居里讲述爷爷的故事,我觉得爷爷就在我身边。”牟兰贞介绍,目前,这里已成为寒亭区中小学校红色研学必到之地。“只要我能讲得动,我会一直在这里讲下去,完成爷爷‘把孩子们培养成革命接班人’的遗愿。”牟兰贞说。
“将革命遗址旧址保护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行保护修缮和改造提升,不仅让红色资源焕发了新的光彩,还为全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全民国防教育提供了重要阵地。”区人武部领导表示,下一步,军地将以实现革命遗址旧址长效管护为牵引,继续深入挖掘英烈事迹,进一步丰富烈士纪念设施和英烈故事的红色内涵,讲好党的故事、英烈的故事,把烈士精神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