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兵团总队某支队官兵与清华大学师生同走边境巡逻路——
读懂大漠中那抹中国红
■黄 超 姜皓雪
秋日,武警兵团总队某支队官兵与赴新疆开展国防实践活动的12名清华大学师生一起,从中哈边境的23号民兵哨所出发,跟随护边员奎城踏上边境巡逻路。
武警兵团总队某支队官兵与清华大学师生在巡逻路上。黄 超摄
23号民兵哨所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的一个执勤点,方圆20余公里荒无人烟。在漫漫黄沙中,看着哨所前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哨所楼顶醒目的“祖国万岁”4个大字,一行人倍感亲切与踏实。
笔者随巡逻队伍整理好随身携带物品,在哨所前的国旗下整齐列队。因第一次参加巡边,清华学子们难掩激动与期待。
“出发!”随着带队干部孙铭阳一声令下,一行人沿着边境铁丝网墙,走在细软的流沙上。沙路难行,大家很容易失去重心,进一步退半步,有时不得不手脚并用。
约30分钟后,队员们都已大汗淋漓。太阳越升越高,热浪扑面而来,让人仿佛喘不过气。笔者口干舌燥,不时拿起水壶喝水。
“小心!”这时,退役大学生士兵、清华探微书院学生刘乃菲突然失去平衡滑下沙丘。孙铭阳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去,拽住了她。
翻过一个个沙丘,看着队员们都累得筋疲力尽,孙铭阳组织大家在一块较为平缓的沙坡上休息。这时,奎城指着沙山下静静流淌的阿拉克别克界河,讲起护边员付永强和刘桂芝夫妇12年如一日扎根边防,一面守边,一面管护300亩林木的故事。
荒凉与孤寂,高温与极寒,蚊子与小咬……听着这位70后护边员朴实的讲述,刘乃菲想起小时候常听父亲讲的边疆故事,想起父亲描述的那座巍峨的国门、那片荒凉的边境、那场刺骨的风吹雪……
刘乃菲家住河北邯郸,她父亲年轻时主动支援边疆建设,和护边员一样,头顶边关冷月,与家人聚少离多。她说:“以前我不明白,为什么别的孩子都有父亲陪伴,而我的父亲却在我许多重要的时刻缺席。来到这里,听了故事,我似乎更理解了父亲的选择。”
“这里的除夕没有万家灯火,没有绚烂烟花,只有风声和戍边人的脚步声……”接着,战士刘建豫分享了一篇与23号民兵哨所护边员联勤巡逻的日记。那个除夕夜,最低气温低至零下40摄氏度,大家全力抢修被大雪压塌的执勤设施,等忙完回到哨所时已是凌晨2点,年夜饭的饺子早已凉透,但大家没有一句怨言。
15分钟的休息时间,15分钟的故事分享会,让在场的每个人深受感动,大家仿佛又充满了力量。
随后,一行人继续前行,爬沙丘、蹚流沙……5公里的边境巡逻路,走了两个多小时。
“西北之北,边境之地;脚步丈量,祖国疆土。”返回哨所时,已经是日落西山,一行人驻足在哨所戍边心声墙前,纷纷写下寄语。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离别时,大家不约而同唱起歌曲《国家》。嘹亮歌声中,笔者回望大漠孤烟中,那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也更加读懂了那抹中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