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下,双拥花开正艳;黄河岸边,鱼水情深更浓。在银川这座有着光荣双拥传统的塞上古城,“最可爱的人”始终被捧在手心:驻银部队营房里,文艺轻骑兵带来的欢声笑语驱散了思乡愁绪;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中,政策“及时雨”浇灌出上百家军创企业;在商场、公交车站、景点景区等城市大街小巷,“军人优先”的标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些温暖的画面,共同绘就了新时代银川双拥工作的动人画卷。近年来,银川市大力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军地共推发展,军政共抓双拥,军民共建和谐,以首府标准积极探索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走出了一条具有银川特色的新时代双拥之路。
银川市兴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为抗美援朝老兵过生日
(一)
一个服务台、两张沙发、数把雨伞,还有饮水机、急救药品……走进贺兰县富兴街街道花园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这里为退役军人、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准备的“歇脚”场所布置得十分温馨,时不时有人前来这里休息片刻。
一旁的退役军人服务窗口,张贴着老兵热线的指示牌,摆放着关于退役军人的政策解读宣传单。多年来,社区围绕退役军人服务站创新“三心三色”工作模式,坚持“一颗安心+红色港湾、一颗暖心+绿色通道、一颗贴心+蓝色心愿”的服务理念,为退役军人提供安心贴心暖心的特色服务。
在银川,双拥工作的“仪式感”和“获得感”成为关键词。无论是新兵入伍时的热情欢送,还是老兵返乡时的专场招聘;无论是部队营区里的文艺拥军,还是移民村里的军地结对帮扶;无论是助力部队备战打仗,还是保障部队移防进驻,都让人感受到:银川的双拥工作既有组织保障的温度,又有创新实践的力度。这种用心用情用力的生动实践,正是新时代双拥工作的精髓所在。
银川市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制度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互动,让贺兰山下的鱼水情历久弥新。
银川市开通10条“双拥公交专线”
(二)
坐上银川9路公交车,你会发现车头下方张贴的“双拥专线”引人注目,车内随处可见的双拥宣传标语,充分营造出浓厚的双拥氛围。这样的暖心场景,正是银川市构建“全城优待、全域尊崇”双拥新格局的生动写照。
在这里,驻地部队有难解难,全力保障部队营房修缮、训练场地、交通路网、通信工程和生活区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这里,过境部队保障有力,银川市军事供应站被过往部队官兵亲切地称为铁路线上的“军人之家”。
在这里,退役军人安置有感,全市畅通“阳光安置”渠道,让退役军人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
在这里,退役军人就业有方,先后对千余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进行全员适应性培训,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助力退役军人就业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在这里,退役军人创业有路,创新推广“教培先行、岗位跟进”模式,打造2家自治区级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5家市级“创业典型和就业合作典范”。
在这里,优抚褒扬蔚然成风,坚持每年八一、春节走访慰问边海防官兵、驻银各部队和享受定期生活补助的优抚对象等,军警卡、双拥卡、优待证窥探拥军细节。
这一系列创新举措的背后,是银川市“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军地联动”的双拥工作机制。这种“你守护国家,我守护你”的双向奔赴,让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让尊崇优待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景岳小学少年军校
(三)
在贺兰山下的生态修复区,驻银部队官兵挥汗如雨,新栽的树苗迎风挺立;在6所“少年军校”的操场上,军训教官正组织学生们进行国防教育训练;在困难群众家中,官兵们送来慰问物资并帮助修缮房屋……这一幕幕暖心场景,正是驻银部队倾力支持银川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写照。多年来,驻银部队始终视驻地为故乡、待群众如亲人,积极参与驻地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等领域,为银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各驻银部队先后实施联建共创、扶弱救残、助学固本、医疗救助和产业兴农等工程,先后对千余户军烈属、退役军人家庭摸排走访,为帮扶家庭解决医疗、住房、就业、教育等实际困难,足迹遍布全市城乡,银川警备区和永宁县共同打造的闽宁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成为宁夏军地合力做退役军人工作经验观摩点位。
各驻银部队与驻地学校广泛开展结对共建,利用重大节日和“军营开放日”等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和学生军训实践活动。积极参与民族团结示范市、文明城市、平安银川创建和生态治理大会战,在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践行初心使命,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有形有感有效。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国防教育到生态建设,驻银部队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人民军队爱人民”的宗旨。如今,从黄河岸边到贺兰山下,从城市街巷到乡村田野,军民同心共筑的“长城”,正成为这座“丝路名城”最坚实的底色。
银川市举办“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暨庆八一文艺晚会
(四)
自2020年第九次被命名表彰为“全国双拥模范城”以来,银川市紧扣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的总体目标,全力推进新时代双拥工作“一体化”建设,打造双拥工作品牌,把双拥文化融入全民国防教育和群众日常工作生活之中,号召广大市民群众当好双拥模范城创建的代言人和践行者。
银川坚持把双拥宣传教育作为双拥共建的基础性工程,通过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和广泛的双拥文化教育,不断提升全民国防和双拥意识。拓展丰富“爱心献功臣”等主题实践活动,为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12029块光荣牌,为1860名官兵送去立功受奖喜报。
银川动员企事业单位签约“崇军行动”合作单位,让军人军属及退役军人享有“专属荣光”。广泛开展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等系列活动,打造“情定凤城”军地联谊活动品牌,动员全市军民27万余人参加双拥知识线上答题。
银川积极打造双拥创建“五个十工程”,在全市公共场所设置永久性双拥标志、宣传牌、主题灯箱和宣传橱窗,打造国家级、自治区级和银川市级国防教育基地15个,开通10条“双拥公交专线”,黄河军事博览园、西夏区“八一公园”、灵武市“王有德民兵连”防沙治沙馆成了网红打卡地,警备区“一苑八景”书香军营品牌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市民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接受双拥和国防教育,感受银川市作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城市魅力。
弘扬崇军正气。广泛动员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组织开展科技、教育、文化、法律等拥军活动800余场,开设“我身边的最美退役军人”“兵支书风采展”和“永远的军魂·寻访老兵”等宣传专栏,制作拍摄双拥公益宣传片《创双拥城市、筑幸福银川》、退役军人专题MV《领航》,发布《银川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倡议书》,全面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双拥模范城创建。
贺兰山下双拥城,塞上江南军民亲。新征程上,银川市将继续满腔热忱为广大军人军属及退役军人服务,让团结之力更加凝聚,奋斗之姿更加昂扬,不断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让“双拥之花”在塞上湖城全面绽放,接续书写军民鱼水情深的时代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