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当涂县石桥镇团林村兵支书徐孝文助力乡村振兴——
“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胡 庆 徐 伟
仲秋时节,走进安徽省当涂县石桥镇团林村,食用菌种植基地的菌菇大棚焕发出勃勃生机,兵支书徐孝文正在棚里忙碌着。
“入夏以来,空气湿度大、温度高,蘑菇长得特别快,今年又是好收成!”徐孝文笑着介绍。笔者环顾大棚看到,一排排菌菇包上长满了大小不一的蘑菇。徐孝文一边与村民一起采摘蘑菇,一边指导大家整齐码放,注意储存技巧。
42岁的徐孝文是一名退役军人,曾在部队服役5年,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退役后,他返乡创业,2021年当选团林村党支部书记。他总说:“当兵的时候,家里没少受乡亲们的照顾;退役了,就想回乡帮大伙做点事。”
此前,村里的通组路坑坑洼洼,一到雨天泥泞难行。徐孝文多方协调筹措资金,动员村民出工出力。几经周折,村里道路终于完成翻修改造。“路修好了,儿子过年回家再也不愁车子开不进来了!”看着焕然一新的道路,村民周建国满心欢喜。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要想让大伙钱袋子鼓起来,必须发展适合本村的特色产业。”为填补村集体经济经营性项目空白,经过前期调研,村“两委”研究决定,种植适应性强、栽培技术易、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的平菇,通过“合作社+基地+群众”的产业模式,由村里流转土地搭建蘑菇种植大棚,并装配保鲜库,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当初,我们试种了一个大棚,首批采购的2000个菌棒喜获丰收,大家加班加点采摘、运送、售卖,忙得不亦乐乎。如今我们的品牌打响了,销路也越来越畅通!”徐孝文告诉笔者,目前,村里已逐步建成集种植、销售、物流配送服务为一体的蘑菇产业综合示范基地,现有3个大棚满负荷生产,经济效益可观。
金秋十月,团林村蓝龙养殖基地迎来龙虾水稻双丰收。去年6月,徐孝文瞅准商机,带领村民与周边谢公村、团月村联合成立多村合资的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创建10亩淡水龙虾养殖及粮油种植轮作特色种养示范基地,并请来专家考察指导,结合当地实际,制订“虾稻共生、稻油轮作”种植模式。按照预期,每亩小龙虾可实现净收入8000元左右,加上种植水稻、油菜等作物,每亩净收入可超万元。对于小龙虾的养殖前景,养殖户邢磊信心满满:“村里建成淡水龙虾标苗养殖基地,不仅能降低运输成本,还能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和后续保障。”
多元化的产业发展,使团林村许多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虽然脱下军装,换了‘战场’,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能忘,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徐孝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