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火箭军“国家队”:无数个“首次”是怎么创造的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作者:倪光辉责任编辑:杨红
2016-06-20 08:35

铸“剑”不易,建“鞘”亦难。随着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剑鞘”改造升级迫在眉睫。半个多世纪以来,火箭军某所工程设计研究创新团队默默为导弹筑巢、为祖国铸盾。本报记者为您讲述背后的故事——

探访火箭军建巢铸盾部队

创新团队成员正在检查国防工程施工工地。陈双维摄

这是一则重磅消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军委联指总指挥习近平4月20日上午到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视察……”

这是习主席首次以“军委联指总指挥”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也是“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这一机构首次披露。殊不知,在短短两个月内,完成联合作战指挥中心主要改造设计任务的,就是火箭军某所工程设计研究创新团队。

身居闹市斗室,心系国家全局。半个多世纪风雨征程,火箭军某所工程设计研究创新团队一默如雷,用数百项驰名全国全军的创新奖项,铺就一条为导弹筑巢、为祖国铸盾的强军之路,被表彰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位于皇城根下的一座军营,领略这支“国家队”的战斗风采。

导弹腾飞的奠基者

骄阳似火,长缨昂首。一阵号令过后,巨剑浴火轰鸣,刺破苍穹。

千里之外,某所工程设计研究创新团队成员心潮澎湃——正是该所创业者设计的多型发射托架,让不同年代的战略导弹接续巡游天疆。

1958年,为适应尖端武器发展需要,党中央、中央军委果断决策,组建一支特殊的工程设计部队,该团队所在单位前身应运而生。

第一代设计者,有的曾留学海外,有的是国内科研精英,从“一穷二白”起步,勾勒出震惊世界的“中国首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铁塔、第一个某型导弹综合试验靶场、某型导弹第一个训练发射塔架……

寂寞战场,数载沉寂。1978年,他们设计的某型导弹训练发射塔架,斩获全国科学大会大奖。这项成果,彻底改变大型号武器发射样式和部署模式,使导弹发射效率以几何级数提升。

彼时,世界一流军事强国正整军备战,导弹武器建设飞速发展。如何在大国博弈中生存发展,成为我军夙兴夜寐的目标。

那年冬天,某核心工程上马,高级工程师黄炳华受命负责工程结构设计。几经风霜瓜熟蒂落,7项设计成果荣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仅某工程优化设计一项,就节省经费3200多万元。

黄炳华却因积劳成疾,罹患肺癌。生命最后一刻,他打着吊瓶,躺在担架上指导阵地施工……中央军委授予他“献身国防现代化模范科技干部”荣誉称号。

精神丰碑,化作永恒。53岁的女工程师范雅珍负责阵地验收,出现吐血症状仍不离一线,回京16天即病逝;工程师齐树山总是第一个冲进试验场测量数据,最终因肾衰竭倒在任务现场,年仅37岁……

铸“剑”不易,建“鞘”亦难。随着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剑鞘”改造升级迫在眉睫。

所长田庆龙、总工程师费允锋、高级工程师谭可可等一批技术“大拿”,用创新破解科技堡垒,向一个个“禁区”发起冲击。他们将仿真评估、参数化建模等技术,创造性嵌入这一宏大工程设计中,成功突破复合传感、人机对接等技术瓶颈,终于成功打造智慧型“大国剑鞘”。火箭军首长批示称叹:这属于观念性的创新,具有开创意义!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